浅议媒体的舆论导向对司法审判的影响.docVIP

浅议媒体的舆论导向对司法审判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媒体的舆论导向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敏感诉讼案件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公众和媒介的关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当前微博的广泛适用,广大的民众变成了网民,而网络恰恰为其提供了一个表达民意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网民的呼声代表了社会民众的呼声。而大众媒介在网络的喧嚣中好像有些按捺不住,容易受到网络炒作手的影响,甚至失去媒介应有的理性。近期,广受关注的西安药家鑫案和云南李昌奎案件在媒介和公众的吆喝声中波澜起伏,直接影响到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司法机关如不保持理性,甚至会沦为狂欢式的媒介审判的怪胎。   关键词:公众;媒介;司法审判;舆论导向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1-0024-03         一、两起案例的司法审判情况   (一)药家鑫案的基本情况:从案发、自首、一审、二审、核准执行   2010年10月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张妙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药家鑫继续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遂被群众抓获。经公安机关审讯,暂未掌握直接证据,被公安机关释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在其父母陪同下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2011年6月7日上午,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二)李昌奎案的基本情况: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舆论的压力导致再审   李昌奎和王家飞同为昭通市巧家县茂租乡鹦哥村人,李爱恋王,而19岁的王家飞不同意嫁给大自己10岁的李昌奎,并没有同意他的提亲。   据查,2009年5月14日,李家与王家因家庭琐事发生纠纷,远在西昌打工的李昌奎赶回老家。当月16日中午1点左右,李昌奎在王家门口遇到王家飞及其弟王家红。   李昌奎以两家的纠纷为由,同王家飞发生争吵抓打,抓打过程中,李昌奎将王家飞裤裆撕烂,并在王家厨房门口将王掐晕后实施强奸。王家飞苏醒后跑向堂屋,李提起锄头猛击其头部,王家飞倒地致死。随后,李昌奎转向年仅3岁的王家红,倒提起他的手脚,猛摔向铁门,致其死亡。作案后,李昌奎找来一根绳子,将姐弟俩的脖子勒紧,逃离现场。经鉴定王家飞、王家红均系颅内损伤伴机械性窒息死亡。同年5月20日,李昌奎到四川省普格县城关派出所投案自首。李昌奎一审被判死刑,立即执行,二审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改为死缓。改判后,受害者家属极为不满,通过申诉、上访的形式引起媒体关注,云南高院决定再审。于2011年8月22日经再审改判为死刑立即执行,该案件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以上两起同属社会恶性故意杀人案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之所以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其处于同一个风口浪尖至上。药家鑫案刚刚尘埃落定,李昌奎案便走进公众的视线,细心的网友不免将两起案件联系在一起进行对比,甚至得出一个公式化的结论。   那就是,药家鑫交通事故后杀一个人+自首=死刑,李昌奎因邻里琐事杀两个人+强奸+自首=死缓。网友的归纳不无道理,从数学化的加减乘除来看,的确后者看似更为恶劣却得到了较为轻缓的处罚,相比之下对前者的处罚就显得量刑畸重。   在同样一个国度,同一个时期,相同的司法体系之下,司法的尺度竟然如此诧异,民众自然会不同意。从民众的呼喊声中,我们能看出他们不是对药家鑫的同情,也不是仅仅对李昌奎不死的憎恨,更多的情绪是对司法体制的不满,对司法公正的怀疑,对司法机关的不信任。而这一切都严峻的考验着司法的公正与独立。   在社会舆论的普遍在关注下,李昌奎案终于得到改判,舆论再一次掀起波澜。虽然我们深知,无论再审改判与否,舆论都必将一片哗然。因为改与不改的背后隐藏的是司法的公信力与公平正义较量。   二、媒体对两起典型司法案例的报道情况的对比分析   药家鑫案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当然网友所代表的民众也是紧跟其后。从庭审到执行,媒体的长枪短炮包围了药家鑫所出现的各个角落。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和国内的一些主流媒体都进行了跟踪报道。俨然形成了一波媒体大战。李昌奎案件是在终审判决做出后才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如果说药家鑫案媒体是对司法审判过程的监督的话,那么对李昌奎案的报道则是对司法审判结果的监督。   主流媒体的报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舆论的矛头指向分析   药家鑫案是有了媒体报道才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整个审判过程都是在媒体的高度关注的阳光下进行,审判机关的整个过程应该是公正透明的,对司法机关考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