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性的展示与升华
[摘要]柯罗连科是俄罗斯一位切实为劳苦大众呼号、战斗的作家,其代表作《盲音乐家》讲述了一位盲童从天性出发,受美好人性的熏陶与培养,终于成为一名性格健全的音乐家。小说是一曲残疾人励志的凯歌,具有“到人民中去,为了人民”的深刻主题和培养完美人性的丰富内涵。本文从宗教性与反抗性、民族性与他者性、个体性与社会性三个方面诠释作品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柯罗连科,民粹主义,为人民
柯罗连科(1853-1921)是俄罗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受民粹思想影响,以新闻为职业,不断揭露沙皇政府的专横暴虐,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则充满同情、热爱和信任。他以优美的文笔,着力表现了“对人的爱和恻隐之心。对那些作践人的势力的愤慨”并同时“表达了美好的人道主义思想”。柯氏的小说《盲音乐家》是一曲残疾人励志的凯歌,具有“到人民中去,为了人民”的深刻主题和培养完美人性的丰富内涵。
一、宗教性与反抗性
受基督教的影响,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和心理具有恭顺、忍让和顺从的特征。东正教认为,人的贫富、贵贱及命运是上帝赋予的。因此;大多数俄罗斯人从宗教教义中首先学会了顺从和温顺。那些被认为是异教徒的人,思想和行为被看成是“异端邪说”,与宗教教义背道而驰,但正是这些人的“离经叛道”才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和人类的前途命运。柯氏的《盲音乐家》始终贯穿了宗教性和反抗性这一主题,具体表现在母亲和舅舅之间对盲童彼得罗的态度上。“母亲像一只受了伤的小鸟那样颤抖着,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中,抽泣着……”母亲每次见到盲童,就因为儿子的残障而痛苦,沉重地预示着深深的悲哀将笼罩着她的一生。母亲以为“他的不幸的原因在于赋予他生命的人的某种潜在的罪孽,她把这样的现实的痛苦深深地埋在心里”,所以只能“低下了头,眼泪滚滚流在她的针线活上”。盲童留给母亲的只有自责,痛苦和眼泪,因为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教徒。
而舅舅马克西姆就完全不同了。舅舅“与一个像他一样爱打架的异教徒结为一伙,这个人发誓要与魔鬼称兄道弟,根本不在乎什么教皇不教皇”。他的叛教魄力是永恒的。面临不公平的命运,他的右腿没了,没有拐杖就不能行走;他的右臂也伤残了,除了拿棍棒以外,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但这位残疾勇士认为:“生命就是斗争,生命没有弱者的空间。”他曾经是一名骑士,在马鞍上升华了他的生命。“他也曾被摔在地上:他的生命不会是躺在地上的胆小鬼,更不会像趴在地上遭人践踏的虫子吧?他的生命不会懦弱到要揪住胜利者的马蹬,乞求一些残羹剩饭而苟且偷生吧?”就是这样一位舅舅在盲童的生命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他感到,发展这孩子的才能是他的使命,要竭尽自己的智力和影响力去抵消命运对这孩子的不公;以一名新战士的毕生事业去填补他的空缺。正是以自己的反叛精神,独到思想和观念引导彼得罗独立生活,摆脱个人的狭小天地。在人民大众中间去理解生活的意义,追求真正的幸福。
二、民族性和他者性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固有的特性,其实质类似于一个人的个性。人的本质对应于文化,文化的本质表现为民族性。任何一种文化由于各民族生存环境不同,自身发展阶段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而构成了鲜明的民族性。但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和文化记忆在一次又一次与外来文化的接触:碰撞、冲突中,逐渐聚集起来并日益成熟。因此,每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中都有某种他者性。柯氏在小说中就充分描述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碰撞,说明了民族文化是根,是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在某种情况下是不可替代和战胜的。
钢琴是从维也纳运来的,但是它一点没有乌克兰柳树的气息。钢琴优点是不少:昂贵的木料,最优质的琴弦,维也纳工匠完美的工艺,宽阔的音域。但在小彼得罗的内心却敌不过一只乌克兰笛子。“笛子有自己的优点:因为它扎根于自己的土地,是在这片乌克兰乡村土生土长的。在马夫伊奥齐姆用小刀割下树枝,用烧红的铁丝烧穿之前,它还是在小孩喜爱的小河边摇摆着”。它和他一样共同沐浴着乌克兰阳光的温暖,分享着乌克兰清风的凉意。看来,像钢琴那样的外国乐器要战胜这种纯朴简陋的乡村笛子是完全不可能的。在这里。那得到过“上流社会”雷鸣般掌声的琴音当然敌不过带着乌克兰大自然气息的笛声。母亲。纤细的手指的确比他敏捷,比他灵活,她演奏的旋律也更为丰富多彩。可是马夫(伊奥其姆)具有的音乐的本土的感情,他爱过,悲伤过,他以爱和悲伤的感情向大自然寻慰藉。教会他淳朴旋律的是大自然“这种诗意的神秘之处在于他与大自然的悠久的岁月神奇的结合。它见证了大自然的岁月。从不消失,从不停止,为人们的心灵,歌唱”。马夫虽然是个手上长茧。脚穿笨拙马靴的粗俗农民,可他的心里却蕴藏着这种和谐而神奇的音乐,以及对大自然真实的情感。小说清楚表明了民粹主义思想,只有自己的国家才是人赖以生存的土地,只有自己的民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