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朝名臣文彦博和《白鹦鹉赋》书法长卷
文彦博,字宽夫,山西介休人。生于北宋景德三年,卒于绍圣四年(1006~1097),享高寿九十又二。文彦博自幼勤学,与张升(后官至参知正事枢密使)、高若纳(后官至参知正事)从颖昌史?菅?习经术。22岁即进士及第,时在天圣五年(1027年)。历任翼城知县、绛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枢密副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昭文馆大学士,封潞国公。
文彦博逮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将相50年之久(庆历至绍圣),任官时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文彦博学识广博,文武具备,遇事稳重、冷静,处事果断。时西部边境常有战事,部分将官临阵退却,帝:“此事于太平年间尚属无妨,若遇战争年代,何所济之?平时将权不专,兵法不峻耳”。他主张淘汰冗兵,减省军费。朝中大臣多认为此法不妥,担心削减之兵会聚为盗贼,危及社稷。但文彦博说:“今公私困竭,冗兵是其原因之一。若汰兵有事发生,臣请为国而死。”朝廷采纳了他的主张,大力精兵。
文彦博官河东转运副使时,麟州与西夏相邻,唐朝时修的运饷故道年久失修,迂回绕道难行。文彦博亲率兵众修复故道,使运饷道路畅通,在麟州城中积聚了充足的粮草。时逢西夏元昊率军来犯,看到城中早有准备,遂撤军而去。
文彦博仕途亦有坎坷。皇?v三年(1051年),遭御史唐介弹劾而被罢官,三年后方官复原职。英宗时王安石变法,文彦博在市易和青苗诸法方面有异见,被降级去做地方官。他在河南府、大名府、太原府等地做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平雪冤案,扶助农业,大兴水利,多有建树。故宫博物院藏文彦博晚年行书手卷《三扎帖》就是此时所书的。
文彦博和名相司马光是知己,元丰五年(1082年)由文彦博、富弼发起之“洛阳耆英会”集洛中士大夫老而贤者12人于富弼宅第置酒相乐。沈括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中亦记其盛。当时11人皆年逾70,司马光时年64,文彦博坚请他与会,慕唐白乐天“香山九老会”,命司马光序其事,成为千古美谈。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山西夏县人,宝元初进士,大学士,赠温国公,谥文正。儿时破缸救小孩之事广为流传;晚年历19年著《资治通鉴》294卷。文彦博和司马光政见相同。绍圣四年(1097年)章??秉政,因文彦博和司马光曾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其弹劾,文彦博降职为太子太保,也就在这一年文彦博去世。宋徽宗时蔡京为右相,将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人称为“元?v党人”,刻元?v党人碑,禁止元?v学术。时文彦博已去世10年,司马光去世21年。到了南宋初年文彦博得以平反,被追复太师,谥忠烈。
文彦博书
文彦博书
文彦博也曾镇压过农民起义,庆历七年(1047年)贝州王则起义,朝廷命文彦博宣抚河北去平息起义军。官兵攻入城中,王则被捕,起义被平息,文彦博因功升官。
文彦博是北宋重臣,宋史本传、山谷集、攻??集、墨池编等古代文籍中论及他著述颇丰,工诗词、书法。史载文彦博著有《大飨明堂纪要》二卷,《药准》一卷,惜今已失传。试想文彦博以八九十岁高龄仍可处理政务,文武双全。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有不为良相但为良医之言,文彦博对医药和强身保健之道必定也有很深的造诣。
文彦博有《文潞公集》40卷存世,收入《山右丛书》。其诗词清新豪放,气魄很大,例如《双泉》诗:“长剑并弹霜气豪,白虹半折秋云高,??缨洗耳更何处,世人回看轻鸿毛。”
文彦博工书法,宋代大书法家黄山谷对其书艺评价甚高,谓:“潞公书极似苏灵芝”,“笔势清劲,真不愧古人”。文彦博的墨迹理应不少的,但经千年之久,世事沧桑,存世者已是凤毛麟角了。据我考证,其书法在皇家内府收藏的仅有2件。一件是《内翰帖》,行书纸本,纵26.4厘米,横43.4厘米,共71字。此件原为古代大收藏家安岐所有,后归乾隆内府纳入《三希堂法帖》。另一件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行书纸本手卷《三札帖》,此件纵43.6厘米,横223厘米。两件书法之落款均无印章及日期。在《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一书中亦缺少文彦博的印章资料,仅录行书“彦博”二字,应该取之于《内翰帖》。
随着中华民族国际地位的提高,海内外有识之士对中国古代书法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时有惊人的新发现,同时也打破了以往认为的珍品均藏皇府,民间少有之说。例如世谓司马光传世墨迹仅得3件,但2000年4月30日香港佳士得拍卖行第334号司马光书法精品,3平方尺估价300万港元,是其为“洛阳耆英会”所书序。因受命而书,笔笔工整,一丝不苟。此件由司马光的后代保存,从未流入内府。无独有偶,本人行医40年,业余亦爱好鉴藏中国书画。寒舍的古今名家书画藏品中有一件文彦博行书长卷《白鹦鹉赋》。此件从未发表过,也未入过内府,一直由文氏族人及历代藏家所收藏,今介绍给同好,期希有引玉之果。
此卷纵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