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镜中的花卉纹饰
中国铜镜经过千年的发展后,到唐代迎来了第二次顶峰。唐代铜镜刁;仅存世量多,并且器形突破了圆形的限制,出现了菱花形、葵花形、方形、亚方形等铜镜。制作工艺方面,唐代的工匠们创造出了一些特种工艺镜,如金银平脱镜、螺钿镜、贴金贴银镜等。唐镜中最突出的变革,还是镜面纹饰和布局上的创新。它一变汉代以来的拘谨刻板为自由生动,给人一种清新优雅的感觉。
1976年广西恭城县栗木镇出土了一面唐镜,直径12.3厘米,缘厚0.65厘米,圆形,圆钮(图1)。内区有6朵团花环绕钮座,花间有小卷叶纹补空,外区刻有铭文带,内外区之间及铭文带外围装饰有短斜线及连珠纹。与此类似的纹饰大量出现在唐代铜镜中,被称为团花镜,是铜镜断代的典型器物之一。还有一种放射式宝相花镜(图2),由团花镜演变而成。不同之处在于,团花相间的小卷叶纹互相连接起来,向外区作放射状分布。团花也不再拘泥于?A圈内,形态更加自由开放,花朵更加抽象,即唐代各种装饰艺术中常见的宝相花。这两种纹饰在隋唐之前并未出现过,从隋代开始至唐代大量涌现,有其特殊的时代原因,现试从外来文化影响、宗教艺术发展、社会审美转变三个方面探其究竟。
如此精美的花卉纹饰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当时的创造者生活在远离中国万里之外的古希腊,伦敦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名为耶波鲁博斯之盘的陶器(图3),产于公元前600年左右的古希腊。盘中相对两人的头部上方绘有4个流畅的旋涡纹,两两相对,组合成一个半圆,成为一个隐蔽面孔的卷发。盘内背景绘有许多圆形的图案,或在其圈内装饰有旋涡纹,或在其外绘满椭?A纹,这或许说明,曲线是当时希腊人喜爱的装饰手法之一。制作于公元前515年的红绘式搏斗陶瓶(图4),与梢晚时的阿拉卡红绘巨爵(图5)都绘有相似的装饰带,靠近器物口沿和器身底部是由藤枝相连的小叶纹,简单而不失优美,或许可以看作近千年后盛行于中国的唐单纹的雏形。前文提到的饰有6朵团花的镜中团花相间小卷叶纹便与其相似。
汉代铜镜是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其装饰纹饰也有以植物为原型进行变形的四叶纹、草叶纹等(图6)。这些纹饰相对简约,多呈左右对称逐个点缀在铭文之间,没有成为整个镜面上的亮点。隋代廾始,铜镜卜的植物纹饰开始流畅起来,花叶的变形趋向活泼,以宝相花为主题的纹饰,更成为这一时代的鲜明特征。唐代是中外交流最活跃的时代,外国人涌入中原,与唐人混居在一起,尤其是西方的来客带来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对唐代的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唐代国力强盛,东西交通频繁。中国和亚细亚商人们进入欧洲各地推广东方工艺品,欧洲和西业的商人们也由西域深入中国内地宣扬欧洲和西亚的工艺,因而东西方的艺术得以相互交流。唐代正中国生活的众多外国人中,西方人无疑是人数最多的,他们顺着丝绸之路深入中原,多在长安、洛阳等城市定居,开设店铺,经营各种买卖,他们独有的异域风情深深地吸引了崇尚新奇的唐人。西方人喜爱玲珑的曲线、繁满的构图形式,这对寻求工艺突破的铜镜铸造工匠们是极大的启迪。有学者认为,在东方称为唐草的卷草样式的纹饰,应当是接受丁西方纹饰的影响。
沈从文认为,宝相花图案是唐代铜镜中具有代表性的花样纹饰。宝相花是“将某些自然形态的花朵(主要是荷花),进行艺术处理,变成一种装饰化的花朵纹样”。莲花是佛教信奉的圣物之一,佛陀出世后就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便生出一朵莲花。传播佛教教义的地方,随处可见莲花的形象。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寺中,莲花图案就已经广泛出现。如敦煌建于北周时期的428窟的窟顶,?迹?心雕刻大莲花图案,棋盘式的菱形外围有4个飞天居于四角(图7)。唐代,随着佛教艺术的发展,莲花纹饰也普遍运用到了建筑、日常用品装饰的各个方面。将莲花进行抽象变形刻绘在铜镜上,也是佛教走向百姓生活的一个折射。
发现干1999年山西太原的虞弘墓,发现于2000年陕西西安的安伽墓,它们分?e建于约579年和592年左右,墓室内的石刻绘画反映了袄(xian)教(拜火教)的性质。袄教是中国古代对古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的称谓,它是西亚三大新宗教(袄教、景教和摩尼教)之一,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以袄教为国教的伊朗萨珊王朝末代国王伊嗣侯与阿拉伯军交战被杀后,其子卑路斯败逃至吐火罗,唐显庆六年(661年),向唐朝求援。政治上的交往必定会带动民间的交往,现藏于法国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的连珠纹残丝布(图8),产于公元6或7世纪,中心绘有兽身带翼的动物,其周围饰以典型的连珠纹,绿地黄纹,被认为是典型的萨珊织物。这种连珠纹出现于安阳北齐石棺床的刻绘图案中,见于向堂山样式及石棺床装饰。唐代波斯人大量进入中国,祆教逐渐在民间传播开来,特别是长安和中国北部地区,民间信仰尤盛。
出土于浙江的一面唐代花卉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考务工作手册(发给考务和监考) .pdf VIP
- 云南昆明市呈贡区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订购学生冬季校服征求家长意见书.docx VIP
- (正式版)DB65∕T 4327-2020 《孤残儿童日常照料工作规范》.pdf VIP
- 实训五秦皮中香豆素的提取实训六秦皮中香豆素的分离与鉴定41.ppt VIP
- 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图集.pptx
- 2023年皖西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网络智能体与NetMCP协议技术白皮书(2025年).docx VIP
- 防水测试报告.docx VIP
- QBT 2262-1996 皮革工业术语.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