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安新出土古瓷选介(下篇:北宋-明代)
◎北宋青釉盏
2005年3月西安西大街拓宽改造工程同方基建工地古井出土。口径14.8厘米,高4.3厘米。碗口外撇,浅腹,小圈足。青釉莹润,口沿稍修补。底足呈橄榄黄色。胎浅灰色。
宋代是陕西铜川耀州窑青瓷烧造的鼎盛期。入宋以后,该窑的青瓷发生了深刻变化,质地精细纯净,透明度适中,色调与唐五代的越窑“秘色”瓷很相似,因而在宋代曾有类“秘包”之称。耀州窑宋代盏的造型发展变化很大,大口、小底、窄圈足是其基本特征。这件盏釉色温润,器形端庄,是宋代耀州窑的典型器物。
◎北宋青釉六出筋盏
2004年12月西安西大街拓宽改造工程上海公馆基建工地占井出土。口径14.2厘米,高6.1厘米。修复完整。敞口,腹较深,碗心下凹,小圈足。青釉,泛暗灰色,内壁有六出筋。底足呈橄榄黄色。内外满施釉,仅圈足底无釉。胎浅灰色,较细腻。
宋代耀州窑是一个自成窑系的北方著名窑场,盛产独具风格与特色的刻花和印花青瓷,是北方青瓷的代表,进而又成为耀州窑系的中心窑场。这件器物青釉泛灰绿,哑光色,从釉色和器形来看,不是耀州窑的产品,但属于耀州窑系,可与耀州窑产品相互比照。
◎北宋青釉刻花盖罐
2003年4月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茅坡村南邮电学院新校区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墓。该墓为李唐王朝蔡王后裔、赠尚书虞部员外郎李保枢与妻窦氏合葬墓。此罐口径5.5厘米,通高12.7厘米。侈口,尖唇,短颈稍内弧,平肩外斜,筒形腹,腹壁外弧,近底处内收,平底,下有圈足,足底有3处烧制时的支垫痕迹。圆形盖,连弧形边沿,中间有上细下粗圆形钮,钮顶有残缺痕迹,原应有装饰物。盖下有子口。器身刻花装饰,肩部刻外向连弧一周,腹刻两折枝,下部刻仰莲瓣一周。器表通体施青绿釉。此器运用了刻花装饰手法,刀功深峻流畅,结合釉色、花纹看为耀州窑烧制产品。更为难得的是出土于有明确纪年的北宋墓葬中,为耀州窑器物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标本。
◎北宋白釉彩盒
2003年4月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茅坡村南邮电学院新校区北宋天圣七年(1029年)墓,墓主为李唐王朝蔡王后裔、北宋朝敞散大夫、尚书屯田郎中、上柱国、赐绯鱼袋李踌。腹径6厘米,通高4.8厘米。斜弧腹,平底,下有圈足,子口较高,内斜。盖为覆钵形,顶较平。胎白色。外壁通体施青白釉,釉不到底,釉面有裂纹,酱褐釉点缀装饰。
陔种瓷盒在唐墓中时有发现,宋墓中少见。该器物的出上,说明此形制的白釉瓷盒在宋代仍有烧制。
◎北宋黑釉梅瓶
与上述青釉刻花盖罐同出,口径6.3厘米,高32.5厘米。小盘口,短颈内束,圆弧肩,筒状腹,下部近底处弧收,下有圈足,外壁隐约可见制作时形成的瓦棱纹。内外通体施黑釉,外釉不到底。土黄色胎。瓶口有粉红色物封口,瓶内有水状液体。
此件瓷瓶内的水状液体已无气味,但从封口情况来看,液体原应为酒。此件器物的出土说明了该类瓷瓶为盛酒器。同时该器物出土于纪年墓,为断代鉴定提供了重要标本。
◎北宋白釉葵口瓜棱碟
2004年10月西大街拓宽改造工程鑫宇商贸大厦基建工地占井出土。口径15.2厘米,高3.9厘米。碟口分作六瓣,缺口下起瓜棱,敞口,底心略下凹,圈足。施釉及圈足,底足下部不施釉。胎质白而细腻。
唐至清代各个窑口烧造的碗、盘、碟、洗、花盆等均可见花口的造型。其中器口做成连弧花瓣形的,称为葵口。庸代始见,宋代广为流行,明清仍大量生产。这件碟属于定窑白瓷系统,从工艺、胎质等特征来看属于朱代山西窑口制作。
◎宋末金初青釉印花盏
2004年8月西安南广济街荣民商厦工地古井出土。口径13.8厘米,高4.5厘米。敞口,圆唇,浅腹,小圈足。青绿釉,碗底内心印有五瓣朵花,底足呈橄榄黄色。通体施釉,釉肥厚莹润。胎浅灰色,致密。
耀州窑的瓷盏在唐五代已有较多生产,有敞口和敛口两种,均为浅腹宽矮圈足,但器形较大。五代时,造型增多,器形变小,圈足多向外撇。到宋初,敛口盏少见,多数都是敞口和侈口圈足盏,器足加高渐窄。北宋中期,盏的造型大为增加,归纳起来大体有侈口盏、敞口盏和敛口盏三大类,均是窄圈足,发展趋势是口与底比例日渐增大,早期的深腹日渐变浅。北宋晚期和南宋期的小盏,以大口小底的斗笠形为其显著特征,器底中心下凹以致外底乳突(又称鸡心底),器足普遍较矮,有的甚至外斜。
这件器物大致属于耀州窑宋末金初的产品,外形上有北宋末年金代初期瓷器斗笠形的特征,釉色上为青绿色调,尚保持着宋代耀州窑的釉色特征。模印的五瓣朵花简洁洗练,显示出新的风格特征。
◎金代白瓷盘
与上述北宋白釉葵口瓜棱碟同出于一口古井。口径16.5厘米,高4厘米。敞口,浅折腹,小圈足。白釉,内满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陕西安信显像管循环处理应用有限公司.pdf VIP
- 2025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铅锌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每日“防高坠三检”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防治安全技术标准》.pptx VIP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单招物理试题答案2025 .pdf VIP
- 2025数智采购供应链发展报告-亿邦智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25.pdf
- EPLAN Electric P8软件技能培训课件.ppt VIP
- 食堂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热电运行部01炉内升降平台及脚手架搭设、拆除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