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史博物馆及其庋藏
上海中医药大学新校区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建筑面积6400余平方米,收藏和陈列着从远古到近代汉族和少数民族漫长历史遗留下的珍贵医药卫生文物14000余件,件件都闪耀着中华医学的光芒。该馆的前身是建立于1938年的上海医史博物馆,这批医药文物也记录了医史博物馆所走过的风雨岁月。
中国第一座医史博物馆创办始末
20世纪初叶,中华古国的大门已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西方文化如汹涌浪潮,几欲湮没古老的中华文明,许多人盲目崇尚西学,社会上泛起一股民族虚无主义思潮,中华传统医学遭到严重的冲击。这触动了中国医学者的民族自尊心,也强烈地激发了他们研究宣传中华医史,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的激情。开始是中国医史学先驱陈邦贤发起创办中国医史研究会;随之是陈邦贤的编年体专著《中国医学史》等多部中国医史著作先后面世。1932年,著名医史学家王吉民和伍连德合著的英文版《中国医学史》出版,并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1937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大会在上海召开,王吉民用他和同道多年来苦心购置征集和募捐来的2000余件医史文物和文献,举办了一个内容丰富的医史文物展览会,社会反响很大。随后王吉民又提出在中华医学会内建立中国医史博物馆的建议,并发表《筹设中国医史博物馆刍议》的讲演文章,得到与会代表的赞同。1938年7月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在上海英租界池浜路41号创办,王吉民任馆长(图1)。这是中国第一座中华医学史专科博物馆,也是当时上海仅有的两三家华人创办的博物馆之一。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的创办,拉开了中国医学博物馆事业的序幕,在国内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中国医药卫生文物的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和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乾隆御制针灸小铜人
最早的针灸铜人出现在宋代。由于宋以前医家对人体经络腧(shv)穴的部位与名称的认识不尽相同,为厘清针灸理论,核准经络腧穴,宋仁宗赵祯命尚药奉御王惟一等,统一和厘定人体经络与腧穴。宋天圣四年(1026年),王惟一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明确按人体14条经脉归经排穴的理论与方法,确定出人体穴名354个,总穴数637个,朝廷随之作为国家标准颁行全国,并刻石于相国寺仁济殿保存。天圣五年,王惟一设计铸造针灸铜人两具用于教学和研究,这两具铜人身高与真人相仿,内置脏腑,可拆装,体表铸有经络腧穴和穴名。遗憾的是这两具铜人一具流失海外,另一具下落不明。
上海医史博物馆收藏展出的针灸铜人,是清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为嘉奖编纂《医宗金鉴》有功之臣,特别制造的若干针灸小铜人之一(图2)。据知,这具铜人可能已是孤品。此铜人为中国女性造像,身高46厘米,体表刻有经络腧穴但未书穴名。这具铜人是清廷重视发展中医事业的真实物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炼丹炉与“长生不老丸”
在上海医史博物馆的展厅里,不仅陈列着不同造型的古代炼丹炉和炼丹用的阳城罐(图3、4、5),还陈列着5粒小如赤豆的丹丸(图6)。这几粒朱红色丹丸,是1600多年前魏晋时代贵族们争相服用的“长生不老丸”的一种。它们见证了中国古代炼丹服石(仙丹)以祈长生不老的社会风气。
这5粒丹丸出自晋散骑常侍、琅临沂王彬的长女王丹虎之墓葬。墓志记载,王丹虎卒于东晋升平三年(公元359年)。随葬品中的丹丸共200余粒,都放置于棺内前部的一个圆形漆盒内。丹丸呈粒状,直经多在0.4~0.6厘米,平均重约0.372克。经南京药学院取样化验,丹丸的化学成分,硫占13%,汞占60.9%,其他成分占26.1%。我们知道,硫和汞都是对人体有害甚至有毒的物质,服用这类物质非但不能长寿,反而会致人死命。
各式葫芦与铜串铃
展厅里陈列着几代人收藏的各式葫芦。其中有植物葫芦、陶瓷葫芦(图8)、金属葫芦和牙雕葫芦(图7)等。这些葫芦有些是盛药器具,有些则是中医文化艺术品。葫芦与中医有不解之缘,古时医者行医身背葫芦表明身份,药铺诊室门悬葫芦做为招牌。相传东汉年间河南大疫,死人无数,医家无奈。一日有个叫费长房的人见一老翁在街上卖药,其竹竿上挂一葫芦,凡来求医者,老翁便从葫芦中摸出一粒药丸让病人服用,病人服后病情好转。这事很快在百姓中传开,百姓们尊称他为壶翁。费长房对壶翁很是佩服,认师求教,老翁见费长房诚心求学,便收他为徒。后来费长房术精业成,又成为一代名医。为纪念壶翁,并让百姓知晓他是壶翁的传人,他行医时总将葫芦挂在身上。此后,医者皆效仿,用葫芦做医招以昭示身份。久而久之,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其实,葫芦本身也是一味中药,它味甘淡性平,有利水通淋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黄疸、腹满等症。葫芦还可治疗牙痛及牙龈肿痛,若配牛膝煎水含漱效更佳。
铜串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人塑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doc
- 新神话主义旗帜下的魔幻电影初探.doc
- 新生代导演的“县城情绾”与“身份叙事”.doc
- 新生代电视走俏荧屏成因初探.doc
- 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的民族化写作.doc
- 新声请听巴陵戏.doc
- 新诗困惑期的选择与思考.doc
- 新石器时代中国出土玉器概说.doc
- 新石种,新关注.doc
- 新时代的父权神话.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