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艺术的承传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紫砂艺术的承传者   紫砂名家倪顺生      倪顺生,1938年生于江苏宜兴紫砂陶艺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为制壶名师俞国良第三代传人,家传以“锡山俞传”壶艺闻名遐迩。其作品以大自然的松柏、梅、桃等树枝花果塑造壶形,点缀以小昆虫为装饰,情趣盎然,题材鲜明,为藏家喜闻乐见而珍爱。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工艺美术展览活动,有茗壶、茶具、案头用具及各式陈设摆件等。   倪顺生的作品屡屡获得各种大奖,寿桃壁饰在1988年获江苏省四新产品一等奖;松桩壁饰组合件获1989年江苏省第六届新产品奖;1990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颁发的“工艺美术行业工作30年”的荣誉证书;色泥塑型壶、杯获1993年江苏省科技专利博览会金奖。其梅桩壁饰、各式茶具多次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羊城晚报》(港澳版)及北京、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地报刊上发表。他本人也被美国罗丹茶艺馆聘为高级壶艺师,并多次到香港、韩国参观访问。         倪顺生先生出身于陶瓷世家,为制壶名师俞国良第三代传人,与紫砂情缘深厚,以“锡山俞传”壶艺闻名遐迩。其幼时,耳濡目染制陶工艺,1955年随父母进入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成为第一批紫砂艺徒,随大师朱可心习艺,勤摹多练,掌握了紫砂手工制作扎实功底,在紫砂艺术创作中,勤勉有加,博采众长,极富创造力。在当代紫砂壶艺界,他创作颇丰,且颇具独特风格,成果斐然。   倪先生是个极具天赋的紫砂人,他从艺的半个多世纪里,敏于行,讷于言,用大部分的时间来思考和观察,在技术精益求精的同时,不断做新的尝试。他用层出不穷的新品,执著地推动着中国紫砂文化和茶文化的发展。   《福鼠葡萄球》是倪先生作品中最令人钟情的一件。作品以壶为载体,集技术与艺术之大成,耗时费力,可窥一斑。松鼠和葡萄,常是画家笔下的题材,用于壶上,愈显山野林趣,岁月流波。观这件作品,那葡萄的藤蔓缠绕,叶片横陈,晶莹欲滴的葡萄串串走红,引得几只活泼的小松鼠作穿梭跳跃状。壶身正面的葡萄叶片有一镂空隙,里面藏有一玄机,当沏上香茗,倒茶时,空隙里一只小松鼠的脑袋会随之伸出,引发你的奇想,令人拍案叫绝。   而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的“色泥象形杯”堪称是极品,取材于大自然的20只杯,只只不同泥色、不同象形,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美不胜收;形态各异,有茄子、佛手、石榴、松树、柏树、葡萄、梅花等等。《五件梅桩》茶具,更有异曲同工之妙。该作品以梅树杆为题,壶身是老树杆,嘴是分枝,凹凸相间,枯树出新枝,梅树上有花有苞,生长自然。杯碟是大梅花配在一起,统一协调,五件放在一起,使用方便。纯手工的精工细作,可谓紫砂爱好者的收藏上品。《传炉》壶壶体四方造型,方中寓圆,棱角浑朴有致,底、腹、口规矩而挺拔有力,盖微虚且平,与壶肩呈阶梯过渡相切,底设四足将壶体托起,有青铜之威严。三弯嘴弯曲自然,把手方中带圆,圆钮比例适度,整器做工精良,浑然天成。传炉壶是制壶名家俞国良的传世名器,倪氏为俞国良后人,所制传炉壶颇见俞氏遗风。         倪先生是兢兢业业的艺术家,是紫砂艺术的继承者,也是传播者。他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望到远方,也让自己的学生看到更远方。一代宗师给予他谆谆教诲,他也将己所学倾囊相授与自己的弟子。如今俞国良的第三代传人也正在脱颖而出:他的儿子倪建军和女儿倪建英、倪建云都成为宜兴的青年陶艺家,一些作品获得了全国大奖。在紫砂艺术的薪火传递中,他是响应者,也是身体力行者。他的诸多学生正在成长或已经成长为当代紫砂艺界的中坚力量。   艺无止境,功在壶外。读倪顺生先生的作品,在品壶、品人中,见其壶品、人品,裨益甚深   (责编 刘培龙)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