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学]王光远院士谈科研选题与科研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王光远院士谈科研选题与科研方法

王光远院士谈科研选题与科研方法哈工大报讯(学生记者?? 曹石鼓)??? 科研选题和科研方法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中国工程院王光远院士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为青年教师与研究生谈了这两个问题。他讲座的前一部分分析了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科研选题,并在其中渗透了科研方法的问题,讲座的后一部分就科研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如何选择科研方向,如何缩小研究领域,如何确定科研课题。 ??? “科研方向即研究领域,是研究的战略性抉择,科研方向好与不好将影响我们很长时期的研究情况。” 王院士将科研方向的选择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他说,在他老师那一代,也就是30年代至50年代的土木工程学科,大家的毕生精力都放在了超静定问题的计算简化之上。在当时,研究这个课题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没有快速计算工具的条件下,计算大量的代数方程组十分困难,必须加以简化。在这个领域,中国的老先生们提出了很多十分巧妙的方法,但这只是一个代数方程组求解的问题,学术水平太低,计算机一出现,那些方法就全部没用了,他们的研究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可见研究方向是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 王光远从1956年开始有计划地搞一些大研究项目,这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科研方向。当时土木工程专业最热门的就是“线弹性薄壳计算”,到底搞不搞这个方向?经过分析,他很快否定了。首先符拉索夫的线弹性理论已经相当完备,其次利用有限元进行计算的计算方法已经十分完善,而且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手段已经具备:理论,方法,手段都已经很成熟,已经没有太多的研究空间了。但是当时为什么大家都钻在里面不出来呢?是因为好出文章!有时候把一个边界条件一换就成了一篇论文了,但是当时出的那么多论文现在几乎没有被提及的。王光远告诫我们,在进行方向选择的时候,不要急功近利,盲目赶时髦,选择的科研方向一定要代表学科的发展方向,它不应是一个很完善的东西,而应是一个正在发展并将要大发展的方向。 ??? 王光远说,学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只是其发展有时处于陡坡,有时进入缓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脱离不了周围事物的影响,他们在相互制约着。力学,结构的问题常常卡在一个数学问题上,甚至卡在一个数学概念上。比如结构优化设计,结构研究方案有无限多种,但什么方案最好?从无限多种方案中选出最优的方案,这就是结构优化设计。这是多么朴素的概念,以至于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但为什么从提出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几十年里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呢?一是力学跟不上,二是这种无限选一的问题当时没有计算手段。由此可以看到,所谓学科发展的缓坡,就是约束因素基本不变,学科只能够缓慢地发展;而陡坡则一旦一个或多个束缚因素被突破,学科便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科学工作者要有敏锐的目光,能对学科的发展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尤其是要能够及时把握学科发展的陡坡,用自己富有成效的工作推动其发展。 ???? “研究方向最初只能是一个很大的方向,在研究实践中逐渐的才能把它的范围缩小。科研方向的选择必然要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其实王光远在1956年以前就开始为科研做准备了。他初步的想法是选择结构动力学方向做研究,其理由很充分:从理论上来讲,静力问题只不过是动力问题的特殊情况,从静力的研究发展到动力的研究是必然的,以前只研究静力是因为动力研究不了,而不是不该研究;从当时的条件来看,当时的结构动力学已经有了萌芽,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一些著作,如瑞利的《声学》已经完全具备了线弹性理论,还有铁木申科写的《工程中的振动问题》一书等;再从学科方向的发展潜力上来看,当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并不完善,研究空间很大。 ??? 除了学科需要之外,还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王光远着重提出了个人的兴趣和国家的需要这两个方面。他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才能够扬长避短,事半功倍。而兴趣从哪里来呢?兴趣来自你自己对它的了解,也来自于你自己的知识结构。讲到这个问题时,王光远介绍道:“这一点我当初也有准备,当时我国的结构动力学领域还是空白,1952年,哈工大在全国率先开这门课,我们在这一方向是有优势的,所以我把结构动力学确定为科研方向。从50年代至今,虽然课题换了不少,但研究领域再也没有变过。” ??? 王光远说,选择了大的科研方向之后,我们要将范围缩小,即确定小的方向。1956年以前,他决定进入结构动力学领域进行研究。结构动力学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荷载,一是结构。动力荷载多种多样,有地震荷载,风荷载,机器引起的震动荷载等等,每一种荷载都有不同的性质,对同一结构的作用效果也各不相同。同时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结构动力学里面的小方向很多,究竟应该选哪一个呢? ??? 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一个文件,号召全国的科研工作者研究10大问题,其中土木工程领域就是“抗地震结构的计算方法”是其中之一。这个工作交给了中国科学院的土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