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粒子到宇宙A
从粒子到宇宙 一、 走进分子世界 二、探索更小的微粒 三、宇宙探密 人类最先了解的是与地球并称为“九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那么如此美丽的星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科学家根据自己的观测,并通过分析得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现象:星球发出的光谱红移 推出:各个星球的距离都在相互远离 进一步得到验证的观测现象:宇宙背景辐射的存在 作业: 1、评价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P23—P24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下列书目: 《走向微观世界——从汤姆逊到盖尔曼》,杨建邺, 武汉出版社,2000年4月 《从原子到夸克》,郁忠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 1.课标要求: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 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激发学生关注人类探索宇宙活动的兴趣。 2.知识点: (1)通过阅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宇宙过程中的主要观点和学说: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模型。 (2) 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常识性了解宇宙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 3.教学重、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1)重点:太阳系的组成 和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2)难点:对宇宙膨胀的认识 教学策略:结合课程资源来加深理解。 教学策略:通过视频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 教学素材 实现飞天梦 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 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 亚里士多德 地心说 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 哥白尼 日心说 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 由“九大行星”、卫星、彗星以及其他星际物质,构成了太阳系 意大利学者布鲁诺(Giordano Bruno)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 。 1608年,荷兰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明了望远镜。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里略亲自动手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不断改进,用来观察天体,发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金星月相、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发现了茫茫银河由无数个恒星所组成。 银河系 太阳黑子 1718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通过观测和分析,首次指出恒星不动的概念是错误的。 1783年,另一位科学家赫歇尔通过对所观测到的大量恒星运动的统计分析,发现太阳以大约每秒20千米的速度朝着织女星方向运动。太阳空间运动的发现彻底动摇了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固定不动的观念。 纳米陶瓷人工髋关节 纳米陶瓷骨骼 ???????????????????????? 纳米颗粒 癌细胞爱吃? 分析:为什么长期堆煤的墙角侧壁上用小刀刮开,会看到里面有黑色的煤粒。 作业: 1、评价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P21—P22 1.课标要求: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2.知识点: (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2) 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 了解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3.教学重、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1)重点: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2)难点: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教学策略:通过“比较”“建立模型”“类比”“转化”等 方法渗透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教学策略:通过实验及多媒体动画手段帮助学生 克服困难,达到掌握的目标。 4. 教学素材 一尺之棰,日取一半,万世不竭。 意思: 一尺长的木棍,一天砍去一半,万世也砍不完。 说明:物质可以不断地往下分。 一、一句古语给我们的启示: 你们知道水分子是由什么原子构成的吗? 你们能用橡皮泥和牙签组合一个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品课程纲要.ppt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之整式 .ppt
- 人教版三上《陶罐和铁罐》.ppt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_Unit9_How_was_your_weekend.ppt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7陶罐和铁罐课件.ppt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第九单元Section_A_what does he look like.ppt
- 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园地一123123课件.ppt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3how do you get to schoolSectionB课件.ppt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ppt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之亡羊补牢》课件 李林森.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