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分子筛催化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中氢负离子转移过程的模拟.DOCVIP

HY分子筛催化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中氢负离子转移过程的模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Y分子筛催化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中氢负离子转移过程的模拟.DOC

HY分子筛催化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 中氢负离子转移过程的模拟 鍵鯉舰李永祥代振宇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宄院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 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建立了 120T HY分子筛模型,应用飄/MM方法,揭示了叔/仲丁基烷氧基团 (t-butyl alkoxide/s-butyl alkoxide, TBA/SBA)与异丁院分子发生氯负离子 转移反应的机理,并分析比较了二者的异同。结果表明,碳正离子是氢负离子转 移反应的过渡态。与TBA相比,SBA与异丁烷分子发生氢负离子转移反应的能垒 高出27. 5kJ/mol。这是由于TBA的C一0键长大于SBA,因而C一0键断裂所需能 量吏低,导致反应能垒更低。C一0键断裂后,TBA生成叔丁基碳正离子,SBA生 成仲丁基碳正离子,前者中心碳原子所带电荷大于后者,因而与仲丁基碳正离 子相比,叔丁基碳正离子更容易与异丁烷分子形成C一H—C “三中心两电子” 结构。 关键词: HY分子筛;烷基化;分子模拟;QM/MM;氢负离子转移反应; 其中,碳正离子与异丁烷分子之间的氢负离子转移反 应是重要的链传递过程,该反应活性的强弱对催化剂寿命有很大影响故 深入认识氢负离子转移过程冇助于进一步理解烷基化机理并为提高催化剂寿命 提供思路。在异丁烷/ 丁烯烷棊化体系屮所涉及到的所有氢负离子转移反应屮,G 碳正离子与异丁烷分子间的氢负离子转移反应是体系中最简单也是最便于研宄 的基元反应。传统的c4碳正离子与异丁烷分子之间的氢负离子转移反应机理如 图1所示,由于在液体酸中,碳正离子是独立存在的,故可以用图1解释液体酸 为催化剂下的氢负离子转移反应的机理。但是,文献调研表明[5-6],在固体酸 催化剂(如分子筛)催化的反应体系中,碳正离子以“烷氧基团”的构型存在 于分子筛孔道即屮心碳原子与分子筛骨架上的氧原子以共价键的方式相连, 碳正离子不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限定在氧原子附近的一定区域内。因此,对于 固体酸催化下的烷基化反应,考虑催化剂的性质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选取和 应固体酸催化剂模型来深入研究反应机理十分必要。 图1 C4碳正离子与异丁烷分子之间的氢负离子转移反应机理示意图Fig. 1 Mechanism of hydride transfer from isobutane to C4carbonium ion 下 载原图 研宄表明,可以稳定存在的C4碳正离子有仲丁基碳正离子和叔丁基碳正离子2 种XII,因此,相应的在分子筛孔道内可以稳定存在的C4烷氧基闭形式同样有2 种,分别为叔丁基烷氧基团(t-butyl alkoxide, TBA)和仲丁基烷氧基团 (s-butyl alkoxide, SBA)。这两类焼氧基团结构中的C一0键键长均大于标准 C一0单键键长[5, 8],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该C一0键可断裂,从而与其它分 子发生反应。前人工作中已涉及到以氢质子(H)为催化剂模型催化C,碳正离子 与异丁烷分子间氢负离子转移反应的机理研究也涉及了少数以固体酸 (如丝光沸石、镁碱沸石和磷钨酸等)为催化剂模型的相关研宄[6, 11],但是以 Y分子筛[12](己达商业化规模)为催化剂模型催化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中 氢负离子转移过程的和关研宄尚罕见报道。与实验技术相比,分子模拟技术可以 从分子和原子尺度,对催化剂和反应物建立模型,并对反应过程的细节进行详 细探究。因此,笔者拟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以HY分子筛为催化剂模型,对异 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体系屮TBA和SBA分别与异丁烷分子发生氢负离子转移反 应的过程进行深入探宄,并比较二者异同。 1Y分子筛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方法 1.1模型的建立 Y分子筛的超笼是发生化学反应的重要场所,而B酸位点位于超笼的12元环上, 为了同时考虑分子筛活性位点的性质以及空间位阻效应对反应的影响,选取 120T HY分子筛为模型,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模型截取自FAU分子筛晶 体库[13],伍含由1个12元环连接的2个超笼以及与共用12元氧环相连接的六 方柱笼。模型的边界用H原子饱和,形成悬挂的Si — H键。为了保持分子筛的固 有特征,所有的Si —11悬挂键与原晶体骨架屮的Si — 0键的方向一致,Si —11键 长固定为0. 147nmo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B酸位点的H原子与01原子相连 [14-15]o 图2计算所用120THY分子筛模型的结构示意图Fig. 2 Structure schematic of the 120THY zeolite model used in calculation Front view; (b) Side view 由于120T的簇模型较大,采用全DFT方法进行计算非常耗时。因此,对这样的 较大模型进行儿何优化,优先考虑采用量子力学与分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