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告白到广告中日两国近代广告功能及内涵的演变.DOC
从“告白”至!J “广告”:中日两国近代 广告功能及内涵的演变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屮口两国的近代广告皆历经丫传统“告Q” 一词为主导到新造语“广告” 一词 为主导的演进,这其中的流变过程极为复杂,表而上看是中日两国强势文化输 出、输入转换造成的,深层原因则是两国广告功能从“告知”到“说服”的核心 认知观念的变化引起的。伴随着广告观念、广告表现、广告行业、广告研究等的 近代化进程,广告的内涵经历了朴素的广而告之阶段、劝服意味的商业名词阶 段、现代广告学意义的专业名词阶段的演变。
关键词:
告白;广告;广告功能;广告内涵;
“广告”作 为专业名词就是在这个过渡阶段为屮日语言系统接纳,这其屮历经了屮国的 “告白” 一词为主导到日本的“广告” 一词为主导的流变。从语言学来看这不仅 是单纯的中闩文造词上的改变,而是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中闩两国广告文化交流 的结果;从广告传播学来看这也不仅仅是简单的专业名词使用上的更迭,而是由 广告功能从“告知”到“说服”的认识变化推动形成的,是伴随着广告内涵的 曰益丰富产生的。陈寅格先生曾说过“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考察屮 日间“告白”到“广告”的流变,以广告功能和广告内涵的演变作为切入点, 不仅梳理了 “广告” 一词基于中闩两国间相互传播的演变过程,还深入探讨了 推动这整个过程的内在根木原因,力争以此为线索客观地呈现中日两国近代广 告的生发轨迹。
广告” 一词的首见书证
从构词上来看,早在唐《续高僧传》中:“乂有厌割人世,生送深林,广告四部, 望存九清”就出现过“广”和“告”的组合,m取意广而告之,并不具备特指 之用,没被古代汉语系统接纳。19世纪后期作为汉语借词“广告”被日语赋予 新意,随后返流回中国被现代汉语接收,1984年版的《汉语外来语词典》将“广 告”作为日语外来语词汇收入。
现代概念的“广告” 一词首见书证出现在H木,据H木学者考察公认《横滨每tl 新闻》首次使用该词。如青木庄左卫门认为:“虽然具体时间不详,但明治五年 (1872)发行的《横滨每口新闻》首先使用‘广告’ 一词”,m大伏肇更明确到 具体时间:“明治五年四月十四日《横滨每日新闻》最先使用广告一词,为众人 所关注。”位1 (图1)而与此同时与“广告”同义的还有“報告”、“引札”、 “弘》”、“告條”、“禀告”、“告白”、“告示”等词汇,直到1887年才 结束了多词混用的局面,“广告” 一词成为了统一的专业用词。
关于屮国首次使用现代概念的“广告” 一词,学界历来有两种看法。刘家林等学 者认为梁启超在其创办的《清议报》第13期(1899年4月30闩)上刊登了“記 事拡張広告募集”和“広告料”两则信息,是第一次在华文报纸中使用“广 告” 一词;华珍等学者则认为1901年10月22日《申报》刊登的“商务tl报广告” 是该词在中国国内的首次使用;之后文春英对这个时间点进行了修正,推前至 1901年8月7 口《申报》刊登的“鄂垣厚生福士庄广告”。这些讨论主要争议 的焦点在境内和境外,但都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告” 一词冰被引入中 国。
为了验证此观点,笔者查阅了 1972年-1901年井30年份的《中报》,发现早在 《申报》第2021号(1878年11月23日)中tl本津枝洋行就将“广告” 一词引 入了上海。(图2)这一时间节点的发现,将“广告”在屮国的使用时间大大提 前。但从当时国人对该词的运用来看,广告的称谓还处于“告白”、“告示”、 “布告”、“声明”、“启示”等多词混用期。直到1901年《申报》等出版物 中陆续出现“广告” 一词,该词逐为汉语语言系统受容并定着。
李文权关于“广告”的来源也做过如下阐述:“广告者,日本名词。今吾国人舍 告白二字,沿用广告之新名词,几成定名。” Ill通过对“广告” 一词首见书证 的考察,基本可以明确其发源地为闩本,作为闩语向汉语的借词被赋予了全新 的含义,后作为外来语传入中M被汉语语言系统接纳。然而,这样一个复杂的流 变过程并不仅是中H间语言输出入造成的,更是伴随着以近代广告功能为核心 的认知观念的演变而生成的。
图1 1872年《横滨每日新闻》首用“广告” 一词 二、广告功能演变下“告白”到“广告”的流变
(一)基于告知功能的“告白”的传播
作为新生事物近代广告早期受传统广告观影响较深,有人曾做如下描述:“昔闩 交通阻滞,商业未兴,商人不明广告之效力,广告之刊于新闻纸者,绝不多见。 同治十一年,只有轮船进出U及拍卖、寻人等告白……然广告排列法毫不讲 宄” G1,这一时期的广告功能并未被充分发掘。正如《遐迩贯珍》所述:“西方 之国,狃卖招贴,商家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 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 M,可见早期对广告功能的定位在于“白”,也就传 播功能中最基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