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
一、荒漠化的概念和过程 二、案例分析——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地理背景 1.自然特征: (3)、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热带雨林的分布地区 [读图2.16分析] 说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 1.雨林作为生产力很高的生物群落,由于其生物循环旺盛,其主要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2.雨林一但被毁,地表养分将因强烈淋洗迅速被地表径流带走,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这是其脆弱性的关键所在。 环境系统——自然生态为主转为 半自然生态为主 黑土退化、水土流失 湿地萎缩 气候恶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 问题研究--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1、“北大荒”的地理位置 现在的“北大荒”通常指——三江平原,位于中国的东北角,西起小兴安岭,东达乌苏里江,北迄黑龙江,南抵兴凯湖,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也称为“合江平原”。 “北大荒”一词来自“大荒”,最早见于《山海经》,书中有“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的记载。原意指整个东北,后来指黑龙江省。 * *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西北地区为例 干旱、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区 土地退化 人类过度经济活动 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 耕地退化 林地退化 草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1)位置、范围 2)地形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位于我国西北部,范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分。 内蒙古高原 贺兰山 河西走廊 三山夹两盆 天 山 阿尔泰山 准葛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阿尔金山 祁连山 大兴安岭 西北地区处于亚欧大陆腹地,东、西部地形差异大 内蒙古高原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 地形区 辽阔坦荡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新疆常被描述为“三山夹两盆” 特征 高 原 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 地形 东 部 贺 兰 山 西 部 (2)地形: ①干旱的原因 西北 地区 位置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 地形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干旱 湿润气流难进入 山岭重重阻隔 (4)景 观差异 (以贺兰山为界) 温带草原 荒 漠 草 原 荒 漠 距海远近不同,水分出现了差异,形成了不同景观 (二)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基本条件---- 物质基础---- 动力因素----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降水集中 地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多为沙质物质 大风频繁,且集中在冬春季节 荒漠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气候异常:一般而言,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多年持续干旱,会加剧荒漠化进程。 活动: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说明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三)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阅读课文归纳出荒漠化的发展过程、人为原因及表现 1、发展过程 分散土地逐渐退化 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的景观 气候变异创造条件 人类活动是决定性因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3、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⑴ 过度樵采 (2)过度放牧 (3)过度开垦 (4)水资源利用不当 活动P20 1)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1)地理位置:处于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干旱与半干旱的过渡地带 (2)气候: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且集中在夏季,全年高温,蒸发量大 (3)地表植被稀少,地表土质疏松 2)分析这一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 传统的游牧经济,牲畜品种多样,经济规模小、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而商业性定居牧业从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增加操场的压力,结果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毁灭 (3)人口的激增,对粮食需求的增加,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作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导致草地变旱地,原有的草地缩小,牧场超载,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 (4)控制人口增长与实行环境整治双管齐下。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 (1)内容: 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原则: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技术交底大全.docx VIP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课件(苏教版).pptx VIP
- 【春秋航空 空客A320】ATA 32 起落架-2.pdf VIP
-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路清扫保洁项目策划投标文件.doc VIP
- 补肾化痰通经汤:开启肾虚痰瘀型青春期闭经治疗新路径.docx
- 《高等教育学概论》.docx VIP
- ISO IEC 20000-10-2018 信息技术- 服务管理- 第10部分: 概念和词汇(中文版).pdf
- 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试题及答案.pdf VIP
-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