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态扫描:15~25”高密度结节,2~3’恢复低密度 CTA:肝动脉供血的肝癌病灶呈现为高密度灶,来去匆匆 CTAP:低密度灶(出现于门静脉相的背景上) 此外,还有: 癌瘤处体积增大,轮廓呈局限性隆凸 肿瘤压迫肝门或肝裂,使之变形或移位 门静脉癌栓:增粗,密度不均,充盈缺损 邻近器官(胃、胰、肾)受压移位 附近淋巴结肿大,腹水,腹腔转移 肝硬化 MRI表现 T1WI:肝癌呈低信号,境界常不清,癌瘤中央常有更低信号区 T2WI:信号高于肝,常不均匀 肿瘤边缘有时有一低信号包膜 增强病灶更明显,高或低信号 梯度回波,信号越来越弱 门静脉癌栓:增高信号块影 肝海绵状血管瘤 CT表现 CT平扫:类圆形低密度区,境界清楚,密度较均匀。较大者,中央更低密度区 CT增强:增强尤其是动态扫描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方法:30”团注50~100ml水溶性造影剂,1’,3’,5’甚至更长时间扫描 表现:周边强化结节 向中央扩展 与肝等密度。大者中央可有不强化区。 MRI表现 T1WI:均匀低信号区,中央可有不均匀更低信号区 T2WI:信号很高 Gd-DTPA增强:血管瘤比肝癌信号增高更快、更高,持续时间更长 肝脓肿 CT表现 CT平扫:圆形,低密度区,境界清楚,20~30Hu,晕圈 CT增强:壁呈环形强化,厚度均匀,可有分隔。中央不强化。 MRI表现 T1WI:圆形,境界清楚的低信号区,有晕圈(肉芽组织) T2WI:脓腔显著高信号,稍低信号晕圈 晕圈可被Gd-DTPA强化 肝囊肿 CT:单发或多发,边界锐利光滑,圆形低密度区,CT值近于水。无强化 MRI:T1、T2时间极长 T1WI:信号极低,低于血管瘤和其它肿瘤 T2WI:信号极高,高于血管瘤 Gd-DTPA无强化 肝硬化 CT平扫肝密度普遍减低,CT值接近或低于脾脏 早期肝增大,晚期缩小,凹凸不平 肝叶比例失调,尾叶左叶较大,右叶较小 肝门肝裂增宽 脾大,5个肋单元 门静脉增粗,肠系膜静脉和腹膜后静脉扩张 腹水 第二节 胆 X线诊断 超声诊断 CT诊断 MRI诊断 一、X线诊断 X线检查方法 平片:含钙结石,胆囊壁钙化,钙胆汁,胆系积气,胆囊增大 造影: 口服法胆囊造影(OCG):胆囊的形态和功能(浓缩、收缩) 静脉法胆系造影(IVP):20~60’,120’,药物有一定的毒性,可出现药物性反应,导致此法逐渐被淘汰 术后T管造影:残石、残端、下端通畅 术中胆系造影:结石、胆系情况 内窥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肝内外胆管、胰管、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细针,鉴别梗阻的部位和原因 正常X线表现 胆囊:右侧第12后肋附近,其大小约7~10cmX3~4cm,底、体、漏斗和颈 胆囊管:约长3cm,宽2~3mm,有螺旋皱襞。入口低位,异位 肝内胆管:树枝状,逐级汇合成左、右肝管 肝外胆管: 肝总管,长3~4cm,宽4~6mm 胆总管,长6~10cm,宽4~8mm 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共同管(Vater壶腹)80%以上 胆系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胆系结石: 阳性结石----不透X线 ,占10%~20%,平片可见,多位于胆囊内,大小不一,多呈分层状,或环状。多数堆积,呈多面形,中间透亮,可充满胆囊 阴性结石----透X线,占80%~90%,造影表现为充盈缺损(负影)。胆囊结石可为圆形或多边形,立位分层。胆管结石呈不规则形、圆形、串珠状、柱状、杯口状缺损,近端胆管扩张 胆囊炎: 结石性和非结石性 急性胆囊炎:反射性肠郁张可将增大的胆囊衬托出来。 慢性胆囊炎:平片偶见钙化。 OCG:胆囊不显影(正常约20%);显影浅淡、延迟,缩小或增大;收缩不良 IVC:胆管显影好;胆囊显影不良:浅淡、延迟、轮廓模糊或不显影 OCG不显影的因素(相当多),如: 剂量不足,体重80Kg 呕吐、腹泻 幽门梗阻 崩解不良或停留于食管、十二指肠憩室 小肠吸收不良 肝功严重受损 OCG不显影的因素(续) 妊娠或哺乳期 下端括约肌松弛或胆肠瘘 严重糖尿病 胆囊位置异常或先天性缺如 照片野太小 胆囊已切除 二、CT与MRI诊断 CT检查方法: 禁食使胆囊充盈 平扫可以显示胆囊和含钙结石 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的价值 区分血管与胆管; 强化胆囊壁; 更好地显示扩大的胆管; 发现肝、胰疾病 胆囊:卵圆或茄形,在肝的左内段和右前段之间,4X5cm,胆汁密度均匀,CT值略高于水,壁厚1~2mm 肝外胆管:1/3显示,6mm,肝内胆管一般不显示 正常CT表现 异常CT表现 胆囊病变USG优于常规CT 胆囊结石 含钙结石:高密度,环形,层状 等密度结石:需CT造影 脂密度结石:CT值0 胆囊炎 急性:壁厚3mm,胆囊增大,胆汁密度可升高。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