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专题03 文艺评论和随笔(A卷)(解析版)(人教新课标必修5).docVIP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专题03 文艺评论和随笔(A卷)(解析版)(人教新课标必修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专题03 文艺评论和随笔(A卷)(解析版)(人教新课标必修5)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姓名 分数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袅袅(niǎo)   漂泊(bó)   不落于言筌(quán) B.皎皎(jiǎo) 橘颂(jú) 心有余悸(jì) C.窸窣(sū) 桅杆(wéi) 蛊惑人心(ɡǔ) D.寒砧(diàn) 迢远(tiáo) 接踵而至(zhǒnɡ) 【答案】D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尺渎  剥琢有声  付梓   刻苦自励   B.蕴藉  点铁成金  斟酌    清沁肺腹   C.俗滥  自鸣得意  流涎    索然无味   D.岑寂  不即不离  凝炼    锱铢必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应为“尺牍”,B应为“清沁肺腑”,D应为“锱铢必较”。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 )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 ),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答案】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面8个句子的语序打乱了,请思辨后,选出排列得体的一项(3分) ①文学是艰苦的事 ②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 ③你不能懒,不能粗心 ④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⑤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⑥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 ⑦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⑧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A.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B.②④③⑤①⑥⑧⑦ C.①③⑤④②⑥⑦⑧ D.②①③④⑤⑥⑧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语言连贯得体的思辨能力。8个句子属议论性质;凡议论性的文字,其思路,都要遵循提出问题-解说问题-总结问题的顺序。依据这个认识来审视各项,首先要认定,担负提出问题职责的究竟是句①,还是句②。统观全文段,各句大都与希望有关,据此可认定句②为起始句。于是,先淘汰了A.CB.DB莫属。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 (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 (2)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 (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 【答案】搁置不用 有意隐瞒 隐没无闻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词语的语境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策扶老以流憩 B.或棹孤舟 C.园日涉以成趣 D.乐琴书以消忧 来源: 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见是产生诗的境界的重要条件。 诗的“见”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就是“名理的知”。但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把全副精神专注在它本身形象,如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的“意象”。这种“觉”就是“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读崔颢《长干行》,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