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专题04 自然科学小论文(A卷)(解析版)(人教新课标必修5).docVIP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专题04 自然科学小论文(A卷)(解析版)(人教新课标必修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专题04 自然科学小论文(A卷)(解析版)(人教新课标必修5)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姓名 分数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耶稣(sū)   隘道(ài)   濒临(pín) B.咒语(zhòu) 崩溃(kuì) 沮丧(jǔ) 来源:中华资源库 中华资源库中华资源库 中华资源库 来源: 青玉案 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注】①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日。②停针线:古代习俗,春社日妇女停止做针线活。 15.下阕首句“春衫著破谁针线”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样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春衫已经穿破,谁来为我缝补呢?(1分)表达了在外漂泊的游子思念家乡、想念妻子的感情(2分)。这句话与上阕首句“年年社日停针线”相呼应,“年年”“著破”表明夫妻分离时间长,游子由穿破的春衫想起缝制春衫的妻子,不禁悲从中来,泪沾春衫。(2分)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6分) 【答案】①反衬(或对比),双飞的燕子和分离的人形成对比。用双飞的燕子反衬夫妻分离的悲哀。(3分)②虚写(或想象),漂泊在外的诗人,想象家中的情形:社日妻子停止做针线活,看见双飞的燕子,而想念远行在外的我。自己思念,却从对方写起,更显思念之深。(3分) 【解析】 试题分析: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是本题考查的立意指向。反衬虚写手法的运用在词上阕中比较明显,用春日的美景反衬离别的哀愁,使离愁更显沉痛。上阕的“双飞燕”,虚写游子想象中的情景:在祭祀土神的春社日,按照习俗,和其他妇女一样,妻子停止做针线活,有了观赏春日美景的闲心,却“不忍见”双飞之燕,此景虽美,却勾起了她思念丈夫的愁思,燕子比翼双飞,夫妻天各一方,巨大的反差使分离的凄苦更加强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补充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欲渡黄河冰塞川, 。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 【答案】(1)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2)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3)燕然未勒归无计 将军白发征夫泪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1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邂逅霍金 葛剑雄 【注】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力学的研究,患有肌萎缩性脊骨光侧索硬化症。《时间简史》是他的科普著作。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从“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写起,客观再现霍金热现象,只是为了引出下文与霍金的邂逅,别无深意。 B.作者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霍金身体的残疾和目光的异乎寻常,从而突出了他超常的毅力、智慧和做人的尊严。 C.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深沉,耐人寻味,作者以饱蘸真情的笔墨表达了对霍金的敬仰之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D.“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表现了剑桥人对霍金生存权利的尊重,作者认为这种尊重是霍金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E.文章写霍金,却不局限于赞美霍金,作者用了不少笔墨写了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从而引发出对怎样尊重科学、尊重人的价值的思考。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从全文看,邂逅霍金前后作者的情感发展过程是:未见霍金前,___;见到霍金时,___;回味思考后,____。(3分) 【解析】 试题分析:(3分)(敬意、震撼、为之庆幸、三个得分点,一点一分。)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阅读原文回答下面问题。 为什么说霍金是幸运的?请分条加以说明。(4分) 文章结尾写了作者的期望,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和文章结构分析的题目,注意提取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第一问4分,第二问3分。其中第一问,分两条回答。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2002年霍金在浦东机场受到媒体追逐,人们争着花高价购买霍金报告的门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