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7年春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习题:17浙东学术.docVIP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7年春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习题:17浙东学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新课堂 金牌学案】2017年春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习题:17浙东学术

基础夯实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儒者欲尊德性 尊:尊崇、推崇。 B.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大雅:诗经中的一种文体。 C.究其所以纷纶 究:探究。 D.阳明得之为事功 事功:事业和功绩。 解析B项,大雅:才德高尚的人。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B.而讲学者必有事事 C.故惟陋儒则争门户也 D.未有不切于人事者 解析A项,古义:具体的历史事件。今义:做事。B项,古义:谈论学问。今义:公开讲述自己的学术理论。D项,古义:社会现实。今义:事理人情。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朱陆异同,干戈门户 B.后人贵经术 C.马牛而襟裾 D.而讲学者必有事事 解析B项是形容词作动词,看重。其他三项是名词作动词。 答案B 能力提升 一、阅读鉴赏 (一)导学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以空言讲也。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而为经世之书。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夫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此《春秋》之所以经世也。圣如孔子,言为天铎,犹且不以空言制胜,况他人乎?故善言天人性命,未有不切于人事者。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近儒谈经,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浙东之学,言性命者必究于史,此其所以卓也。 朱陆异同,干戈门户,千古桎梏之府,亦千古荆棘之林也。究其所以纷纶,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知史学之本于《春秋》,知《春秋》之将以经世,则知性命无可空言,而讲学者必有事事,不特无门户可持,亦且无以持门户矣。浙东之学,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故其见于世者,阳明得之为事功,蕺山得之为节义,梨洲得之为隐逸,万氏兄弟得之为经术史裁。授受虽出于一,而面目迥殊,以其各有事事故也。彼不事所事,而但空言德性,空言问学,则黄茅白苇,极面目雷同,不得不殊门户,以为自见地耳,故惟陋儒则争门户也。 或问:事功气节,果可与著述相提并论乎?曰: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且如六经,同出于孔子,先儒以为其功莫大于《春秋》,正以切合当时人事耳。后之言著述者,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则吾不得而知之矣。学者不知斯义,不足言史学也。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  切:切合。 B.知《春秋》之将以经世 经:治理。 C.而面目迥殊 殊:不同,差别。 D.果可与著述相提并论乎 果:果然。 解析D项,果:果真。 答案D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①动词,写;②动词,作为。B项,①连词,所以;②名词,缘故。C项,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并列。D项,连词,因为。 答案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首先从“天人性命之学”切入话题,以“不可以空言讲也”立论,由此展开全篇议论。 B.作者认为,肇自朱熹、陆九渊的学术之争,到后世愈演愈烈,实在是治学的桎梏,学术的荆棘。究其根本,还是空言鼎沸,不食人间烟火之故。 C.第二段中作者用三个排比句,连贯而下,再次叙述了史学的渊源及其意义。认为“史学之本于《春秋》”。 D.文章结尾一段,作者以一问一答的反问方式,通过对质疑的辩驳,进一步批判了“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风气,再次申明治学要“切合当时人事”的思想,充分表现了作者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 解析D项,应为“作者以一问一答的设问方式”。 答案D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2)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 (3)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 参考答案(1)我要把我的思想托付于空洞的理论,倒不如在叙述具体历史事件中把我的看法阐释得非常深刻、清晰啊。 (2)是因为他们只是空话沸腾而不切合世事罢了。 (3)史学可以有助于世的原因,是它本来就不是空洞的著述啊。 (二)导学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2题。 尚节亭记 刘 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