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彩课堂】2015年秋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7课《涉江采芙蓉》课件
《古诗十九首》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3、对比的写作手法。 1、新课导入。 2、介绍作家作品及古典诗歌简要发展脉络。 3、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4、从意象、动作、手法三个维度理解诗歌,重点介绍芙蓉意象和对比手法。 5、主题总结及关于对写的课堂检测。 6、课件亮点为芙蓉意象的相应拓展及对比手法的系统整理。 “ 人说相思苦,离人心上苦缠绵,我说相思难,山高路远难相见。”古往今来,萦绕于诗人心头的一缕相思,凝结出多少动人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溯流淌的诗歌之河逆流而上,站在1800多年前的历史河岸,聆听《涉江采芙蓉》这首动人的相思之曲。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4 1 2 3 古诗十九首 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萧统(501~531)南朝梁代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2岁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3万卷,编集成《文选》30卷。《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旧时读书人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为后世推崇。 文学常识积累 诗歌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就古典诗歌分为诗、词、曲。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包括四言古诗(出现最早)、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曲”“吟”)? 近体诗(形成于唐代):绝句(五言、七言)、律诗(五言、七言、排律) 一、听读诗歌,结合书下注释,了解文意。 明确: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美丽的水泽中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而又四野茫茫。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课文朗诵视频 /edu/ppt/ppt_playVideo.action?mediaVo.resId=55cf0025af508f0099b1c67e 1、这首诗很简单,写了一人一时一地一境。首先我们就来欣赏诗人在诗首就为我们创设的意境,意境由多个意象组成,有哪些意象呢? 二、探究文本 (1)“芳草”的“兰泽”意象? (2)芙蓉意象 关于“芙蓉”这个意象: “芙蓉”又叫莲,荷花,芙蕖、菡萏。 1、“莲”:《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是纯洁的代表。 2、“莲”与“怜”谐音,“莲子”的谐音是“怜子”,换成今天的话,就是 “(我)爱你” 。——象征男女爱慕之情。 3、“芙蓉”的谐音是 “夫容” ,表现的是妇人对丈夫的思念。 ——抒情主人公似乎是 “她”! 芙蓉和涉江,兰泽,芳草,远道、旧乡等意象一起组成了高洁优雅的意境。 1、 “涉江”,除了渡江之外,还是屈原的一部作品《楚辞·涉江》,写屈原被贬流放,暗含流浪在外之意。 2、“远道”“旧乡”,也似乎暗示是外出的男子对故乡的回望 。 3、把“芙蓉、兰和芳草”放在一起看,容易想到的是屈原在《离骚》中,以各种香草比喻美德和高洁的品质。 ——抒情主人公似乎也可以是“他”! 链接到《楚辞》 到下一页 《楚辞·离骚》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以荷喻自己的忠心,一再表明在官场不改正道直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荷”最恰切地形容屈原自身的品质。 返回上页 ?2、抒情主人公来到这江边,看到芙蓉花开朵朵,美丽动人,自然有采摘的冲动。他采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动机纯不纯呢?? 明确:采:采的目的——遗所思(纯洁美好)采的方式——涉江??(真挚深沉)采的结果——所思在远道,遗之不得 主人公涉江而采?,欲遗所思,却遗之不得,故深情回望旧乡,以望代归,却又终究是归之不得。这一串动作是内在情感的外化,真纯自然。 天地之间 一声幽叹 不思量 自难忘 离居终老之苦,黯然之情令人销魂! 3、“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4、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1、游子思乡怀人。 2、女子思夫。 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 1.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 2.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子”;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名校推荐】山东省烟台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7课《诗三首-短歌行》教案.doc
- 【名校推荐】山东省烟台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第一课 荷塘月色.doc
- 【名校推荐】山东省烟台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9课《赤壁赋》教学设计.doc
- 【名校推荐】山东省烟台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第二课 故都的秋.doc
- 【名校推荐】山东省烟台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第三课 囚绿记.doc
- 【名校推荐】山东省烟台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教案.doc
- 【名师导学】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二配套课件:第一单元 基础文本写作序列.ppt
- 【名校推荐】山东省烟台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 第九课 赤壁赋.doc
- 【名校推荐】山东省烟台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 第八课 兰亭集序.doc
- 【名校推荐】山东省烟台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 第十课 游褒禅山记.doc
- 【多彩课堂】2015年秋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1课《荷塘月色》课时2 课件.ppt
- 【多彩课堂】2015年秋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8课《兰亭集序》课时2 课件.ppt
- 【备课推荐】2017年秋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10 谈中国诗.ppt
- 【多彩课堂】2015年秋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9课《赤壁赋》课时2 课件.ppt
- 【多彩课堂】2015年秋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10课《谈中国诗》课件.ppt
- 【多彩课堂】2015年秋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ppt
- 【多彩课堂】2015年秋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13课《宇宙的未来》课件.ppt
- 【多彩课堂】2015年秋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3课《边城》课时2 课件.ppt
- 【多彩课堂】2015年秋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5课《滕王阁序》课时2 课件.ppt
- 【多彩课堂】2015年秋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4课《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时2 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