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 第03课 拟行路难(其四)(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docVIP

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 第03课 拟行路难(其四)(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 第03课 拟行路难(其四)(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 第3课 拟行路难(其四)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鲍鱼(bào)  辣椒(jiāo)  斟酌(zhuó)   灼热(zhuó) B.禅宗(chán)  拟古(nǐ)   泥古(ní)    醴酪(lào) C.干劲(jìn)   强劲(jìn)   劲旅(jìng)   疾风劲草(jìn) D.差异(chā)  奇迹(jī)   北渚(zhǔ)    匡正(kuāng) 【答案】A 【解析】B项中“泥古”应为“泥(nì)古”;C项中“强劲”“疾风劲草”中的“劲”读音都应为“jìng”;D项中“奇迹”应为“奇迹(j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潺湲  荟粹  驰骋  头晕目眩 B.僭越  偕同  缤纷  旁征博引 C.斟酌  踯躅  伫立  辞彩华丽 D.伯仲  羁縻  振撼  三顾茅庐 【答案】B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路难》和《拟行路难》都属于乐府诗,也是古体诗。 B.“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两句中包含的两个人物是庾信和鲍照。 C.鲍照,南朝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集中于诗歌方面,最有名的诗歌作品是《拟行路难》十八首。 D.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鲍照的《拟行路难》就是这类作品的一个代表。 【答案】C 【解析】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成就最高的是诗歌。 4.下列诗句没有包含“衬托”技巧的一项是( ) A.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C.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D.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黄遵宪《今别离(其一)》] 【答案】B 【解析】A项,用后宫三千佳丽的失宠来衬托杨贵妃的得宠;C项,用木石的无感来衬托人心的有感;D项,用古代的送别之情衬托今日的送别之情。 5.与“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答案】D 【解析】D项,运用了夸张手法,题干中的句子和其他三项都运用了比喻。 6.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引用了鲍照《拟行路难(其二)》的诗句,请引用《拟行路难(其四)》的诗句拟写下联。 上联:“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婉转深沉,流露弃妇哀怨悲苦意。 下联: 【答案】示例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磊落诗才,尽泄寒士慷慨激愤情。 7.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概括出鲍照对战争的态度。(不超过30字) 鲍照在诗歌中常以边塞健儿自喻,抒发自己欲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慷慨顿挫之中,自有一股昂扬之气。如《代出自蓟北门行》一诗中说:“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首诗充满了作者对正义之师的热情歌颂,抒写了他立志报国的强烈愿望,是一首激昂慷慨的爱国之歌。同时,他的诗也真实地反映了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些战场上的战士,有的“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有的在军中“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而思妇回想“执袂分别已三载”,征人却“迩来寂淹无分音”。于是朝悲戚戚,暮思绕绕。这些诗形象地写出了征夫思妇的痛苦,控诉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答案】鲍照热情支持保家卫国的战争,但又控诉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作答本题时,首先要阅读文段,给文段划分层次。通读文段可知,这段文字可以划分为两层,“同时”之前为一层,说的是鲍照歌颂正义之师,渴望报效祖国;剩下的是一层,说的是鲍照的诗歌反映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出鲍照对战争的态度即可。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拟行路难(其四) 鲍 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1.诗歌开头四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哪些认识和怎样的情感? 【答案】作者认为人的命运就像倾倒在平地上的水,“各自东西南北流”,这都是安排好了的,不用哀叹愁苦,表现出作者对从愁苦中求得解脱的渴望。 2.第五、六句借酒浇愁,这里浇的是什么愁?作者为什么愁?请结合全诗和作者的身世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作者用酒浇的是贤能之人在不公平的门阀制度下有志不能展,有能无所用的愁苦。作者出身寒门,才华横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