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老子五章一.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子五章一

《老子》五章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 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二、学习要点 1. 老子的思想主张 2. 《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 3. 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 方面的艺术特色 三、作者生平 老子: (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四、作者作品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 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 五、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六、课文讲解 1.课文分析 道可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以说得出来的,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名,可以叫得出来的,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用来称呼万物的元始;有,用来称呼万物发生的根子。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那永恒的无,将从它来窥探造化的微妙;永恒的有,将从它来观察自然的极限。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这两方面是一个根源而不同的名称,同样叫做微妙。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从微妙而更向微妙处探索,就是认识自然一切秘奥的门径。 【评析】 本章指出了行为方式(道)、生存状况(名)、“无”与“有”之间的关联,提出了作为事物丛林之旅的基本在途规范的“玄之又玄”之道,并把它推为“众妙之门”而作为道论的总纲、总道。 上善若水(第八章) 上善若水。 最善的德行好像水一样。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善于便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 以最接近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适应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最真诚、友爱,说话最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夫唯不争,故无尤。 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 【评析】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 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 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有物混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一存在浑融而成,先于天地分化的现实世界而存在。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它无音无形,独立存在而永远不变;循环反复地运行,永不休止。可以称之为天下万物共同依归的根本。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我不知道它的确切名号叫什么,给它加上一个标号说是“道”,勉强给它取名叫做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 ? ?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大是说无处不逝去,逝是说无远不到,远是说返回原始。所以道无所不在、整体存在,天是整体性存在,地是整体性存在,人也是整体性存在。 ?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