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优质X线照片的标准PPT
第三节 优质X线照片的标准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一章 X线摄影条件 第三节 优质X线照片的标准 制定X线摄影条件时,应根据被检体的组织类型和病变的病理类型来选择恰当的管电压、管电流量等参数,从而获得具有诊断价值的优质X线照片影像。优质X线照片,是医师对病人的病变能否判断准确的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 一、符合诊断学的要求 影像符合诊断学要求有两个基本方面: (1)X线几何投影正确 (2)病灶和周围组织的细微结构显示清晰 二、适当的影像密度 1.光学密度过低 表现为直接曝光区黑而其他组织影像多呈灰色,无法辨认细微结构。 感光不足、显影不足或数字图像后处理不当 所致。 2.光学密度过高 表现为照片普遍过黑,以致骨和关节的轮廓、病灶的形态等都难以显示。 感光过度、显影过度或数字图像后处理不当 所致。 二、适当的影像密度 3.适当的影像密度值 (1)人眼对0.12的光学密度差尚能分辨,而对低于0.2或高于2.5的光学密度值,则几乎无法辨认。 (2)部分组织脏器影像的合适光学密度值。例如:胸部后前位片:最高密度区域是直接曝光区,密度值约3.0;上中肺野密度值为1.2~1.6;肋骨密度值为0.3~0.5;心脏密度值为0.2~0.3。腹部平片:诊断区域的密度值为0.7~1.2。 (3)根据临床实践,X线诊断照片合适的光学密度值范围基本在0.7~1.5之间。在这一范围内,人眼对光学密度的辨认较敏感,可识别的信息量也最大。 三、恰当的影像对比度 2.正确处理好影像的对比与层次 (1)影像的对比与层次相互制约 需要根据需要,同时兼顾影像对比与层次 (2)管电压调控对比与层次 高kV摄影 软X线摄影 (3)造影 (4)数字图像的后处理 四、良好的锐利度 1.概念 两个毗邻组织影像边界的清楚程度叫“锐利度”(sharpness),与此相反的概念就称之为“模糊度”(blur)。 分辨率(解像力)、清晰度 2.摄影时需尽量减小技术性的模糊程度 如:减少曝光时间,固定被检部位,采用小焦点,缩短肢-片距,选择高质量增感屏,屏胶接触紧密,控制照片斑点等 数字图像后处理 四、良好的锐利度 3.照片分辨率测试 用宽度为dmm的金属线间隔dmm平行排列而成的测试卡(线对卡)摄取其X线影像,观察测试卡影像的线对数。当金属线影像无法分辨时,照片影像分辨率处于最低界限,一般把这个界限称作极限分辨率(简称分辨率),用公式表达为:R=1/2d,R表示分辨率,d表示线径,单位是mm。 四、良好的锐利度 4.人眼对模糊的分辨能力 视力为1.0的眼睛,在500cm处能分辨出1.5mm的缝隙,所以在明视距30cm处,能分辨的缝隙为:1.5×30/500=0.09mm,根据分辨率公式可计算出分辨率为R=1/2d=1/2×0.09=5.5LP/mm,显然,此时的模糊值为H=2d=1/R=1/5.5=0.18mm。一般认为,照片上的模糊值H在0.2mm以下时,不会影响读片,可视为图像清晰。 第三节 优质X线照片的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