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免疫总复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免疫总复习

二、主动免疫 指机体直接受到病原微生物或其它有毒产物的作用后,由本身自动产生的免疫应答过程。 (一)天然主动免疫 指动物在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耐过(包括痊愈和隐性感染)后产生的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力,特点:免疫力持续时间长,强度大。 (二)人工主动免疫 指机体由于接种了疫(菌)苗等生物制品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应答反应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力。 特点:免疫力持续时间及强度因生物制品的性质,接种途径的不同而不同。 预防接种:就是应用疫苗进行主动免疫,以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发生。 常见的疫苗种类有以下几种: 1、全微生物疫苗 (1)活疫苗(2)灭活疫苗(3)类毒素疫苗(4)亚单位疫苗 2、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 3、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 4、基因缺失疫苗 5、核酸疫苗 6、合成肽疫苗 7、表位疫苗 8、抗独特型疫苗 9、转基因植物疫苗 10、多价苗与联苗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获得原因 抗原刺激机体自动产生抗体 抗体输入机体获得免疫 出现时间 慢(1~2周) 快(输后立即出现) 维持时间 半年~数年 2~3周 实际用途 预防 治疗或紧急预防 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综合应用 为了预防初生动物的某些常发传染病,先期给妊娠母畜注射菌苗或疫苗,使其获得或者加强对该病的免疫力,待分娩后,经初乳授予仔畜以特异性抗体,从而建立起相应的免疫性的方法,是为人工主动免疫和天然被动免疫的综合应用。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 在抗感染过程中,首先是非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随后特异性免疫才逐步形成,两者相互配合,发挥抗传染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是进行人工免疫的基本条件。而特异性免疫又是消灭某种病原微生物及其有毒产物所不可缺少的。 第九章 常用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是利用抗原体特异性反应的原理建立的各种检测与分析技术,以及建立这些技术的各种制备方法。包括: 1.免疫制备技术:是指制备与免疫检测有关制剂(包括抗原、抗体的制备、纯化等)的各种技术。 2.免疫血清学技术:用于抗原或抗体检测的体外免疫反应技术 3.细胞免疫学技术:用于研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与状态的技术。 第十一章 常用免疫学技术 第二节 免疫血清学技术 免疫血清学技术:抗原与相应抗相遇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出现某种反应,如凝集或沉淀,藉此可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检测未知抗体(或抗原)。因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又称为血清学反应(serolgical reaction) 血清学反应的种类 (一)凝集反应(直接、间接、凝集抑制) (二)沉淀反应(环状、絮状、琼扩) (三)补体结合试验 (四)中和反应 (五)免疫标记技术(免疫酶、免疫荧光、放射免疫、免疫胶体金) 细胞免疫技术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二、免疫细胞的计数 三、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四、细胞因子功能的测定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程相朝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程相朝 * 三、细胞因子及其免疫生物学活性 四、细胞免疫效应 1.抗感染 主要针对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包括某些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 2.抗肿瘤 CTL的特异性杀伤功能、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杀伤效应、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的杀瘤效应等; 3.免疫损伤作用 迟发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和某些(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等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是由B细胞通过对抗原的识别、活化,最后增殖成浆细胞并分泌抗体来实现的。 一、抗体产生的动力学 1、应答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分期 (1)潜伏期 (2)对数期( (3)平台期 (4)下降期( 2、动物机体初次和再次接触抗原后,引起体内抗体产生的种类、抗体的水平等都有差异。(IgM﹥IgG ﹥ IgA)   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某种抗原首次进入体内引起的抗体产生过程。 再次应答(secondary response)动物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体内产生抗体的过程。 抗体的免疫学功能 (一)中和作用 (二)免疫溶解作用 (三)免疫调理作用 一些毒力比较强的细菌,相应的抗体与之结合后,则容易受到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 (四)局部粘膜免疫作用 (五)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作用(ADCC) (六)对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七)免疫损伤作用 第六章 补体系统 补体与补体系统 补体(complement,C)是存在于正常脊椎动物和人血清中的一组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