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作文复习 课件 1 (共32张PPT)
(10)互补法? 例1.【材料】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分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应试策略 考纲要求 1.知识目标 回顾高考作文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落实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 掌握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准确审题立意。 3.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情感,提高文化、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 一、材料作文审题误区: 【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恰好遇上天下雨,他就脱掉白衣穿上黑衣回家。他的狗不知道是他换了衣服,汪汪叫着扑过来。杨布怒气冲冲地要打这条狗,杨朱对他说:“你别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这种错误。要是你的狗出去时是白色的,回来时却变成黑色的,你会不觉得奇怪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这则材料可供解读的角度很多:做事不能武断,不能迁怒于他人,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换位思考,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不过,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往往会走入以下误区。 误区分析 1、误区一:拟题不准确,词不达意 比如,有一位考生拟题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从“杨布迁怒于狗”这个角度立意,但标题表达的有“强加”的意思,显然不够准确。另一位考生拟题为“不畏浮云遮望眼”,想从“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这个角度去写,但是“不畏”二字严重歪曲了立意的核心内容。从材料来看,谈不上“不畏”。因此,可以略微修改,像“莫让浮云遮望眼”会更好些。 【应对策略】 考生拟题时应该紧扣立意中的关键词,运用以下方法拟题: ①揭示材料中心,直言事理。比如“如果我是你”“错误的也许是你”“换位思考也是一种智慧”等。 ②巧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比如“该怪谁”“是什么欺骗了你”等。 ③化用诗词名句,典雅含蓄。比如“别让乱花迷你眼”化用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短小而有诗意。 2、误区二:材料看不完整,断章取义 无论是事例类材料作文、寓言类材料作文,还是事理类材料作文,考生在审材料时,一定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句子的前因后果看完整,切不可凭借个别词句就下定结论。 比如,有一位考生从“他就脱掉白衣穿上黑衣回家”这句话就定下立意“辩证地看待变化”,而没有关注后来发生的事:狗不认识杨布,杨布怒气冲冲地要打这条狗。另一位考生只抓住“你别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这种错误”,就下定“宽容”的立意,而更为重要的后一句却忽视了,导致偏题。 误区分析 【应对策略】 考生审题立意一定要选准角度,弄清楚每个对象的有关情节或一句话的整体意思,理清其中的因果关系,弄明白其中的核心含意。比如杨朱说的这句话,核心意思应该是“换位思考”。 3、误区三:观点肤浅,不能切中要害 很多考生在提炼材料时,只是旁敲侧击,不能一语中的。比如,有一位考生从狗的角度提炼观点——狗之所以认不出杨布,是因为杨布换了衣服。其实,这位考生只要再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了。但是,他的思维只停留在“杨布换了衣服,狗当然认不出了”,这似乎在情理之中,所以立意为“情理之中”,偏离了材料的核心意思。 【应对策略】 考生只要弄清楚事实的本质,找出关键词,由果溯因,多问几个“为什么”,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立意。 二、命题作文审题误区及对策 1、误区一:忽视了概念的内涵 命题有时是以一个概念的形式出现的,比如“诚信”“欣赏”“选择”等。概念都具有特定的内涵,似是而非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就有跑题之忧。如以“热”为题作文,提示语中已经列举了 “网络热”、“打工热”“炒股热”等例子,显然,这里的“热”是指一种社会现象,但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将“热”理解成“热情”“热心”,甚至写成了“我为祖国献热血”等主题,偏离了题旨。 误区分析 2、误区二:忽视了背景语的指向 现在的命题作文往往是材料+命题式,材料作为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某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是不同的。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指向,才能保证写作中思维模式与文题内在文脉的贯通。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 ?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辨的哲理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名校联盟]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先华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1.3 有理数的加法2》课件.ppt
- [名校联盟]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先华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1.2.4 绝对值课件2》课件.ppt
- [名校联盟]福建省福清市沙浦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有理数乘法.ppt
- [名校联盟]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先华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1.2 有理数》课件.ppt
- [名校联盟]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先华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1.3 有理数的加法4》课件.ppt
- [名校联盟]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先华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1.3 有理数的减法》课件.ppt
- [名校联盟]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先华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1.2.4 绝对值》课件.ppt
- [名校联盟]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先华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1.3 有理数的加法1》课件.ppt
- [名校联盟]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先华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1.2 数轴》课件.ppt
- [名校联盟]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先华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1.1 正数和负数课件》课件.ppt
- 【整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图文转换 教案 2.doc
- 【整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教案.doc
- 【最新——中考备考】2014中考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件(知识归纳%2B考点攻略%2B方法技巧):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人教版,41张PPT).ppt
- 【最新——中考备考】2014中考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件(知识归纳%2B考点攻略%2B方法技巧):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人教版,30张PPT).ppt
- 【最新——中考备考】2014中考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件(知识归纳%2B考点攻略%2B方法技巧):第一章 有理数(人教版,62张PPT).ppt
- 【首发】2018届人教新课标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作文审题及如何处理命题材料》课件 (共24张PPT).ppt
- 一元一次方程----移项.ppt
-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一)课件.ppt
-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课件 1.ppt
-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新编.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