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课件20.登飞来峰 (共14张PPT)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诗句翻译: 翻译: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翻译: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句解析: 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绍兴市区,而峰上更有应天塔,登塔可俯瞰全城,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写法赏析 转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 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立志有所作为的政治抱负。 内容主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联盟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 公输.doc
- 中学联盟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 我用残损的手掌.doc
- 中学联盟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3 愚公移山.doc
- 中学联盟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doc
- 中学联盟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2 邹忌讽齐王纳谏.doc
- 中学联盟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 孔乙己.doc
- 中学联盟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 蒲柳人家.doc
- 中学联盟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 变色龙.doc
- 中学联盟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 谈生命.doc
- 中学联盟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0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课件22.太空一日 (共28张PPT).ppt
- 中学联盟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课件23.带上她的眼睛 (共15张PPT).ppt
- 中学联盟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课件21.伟大的悲剧 (共42张PPT).ppt
- 中学联盟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课件20.游山西村 陆游 (共12张PPT).ppt
- 中学联盟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2《雨说》.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二章 教案.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课件16.短文两篇 (共42张PPT).ppt
- 中学联盟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课件5.黄河颂 (共39张PPT).ppt
- 中学联盟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课件24.河中石兽 (共44张PPT).ppt
- 中学联盟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5.敬业与乐业.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