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登革热(Dengue Fever) 首都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佑安医院感染性疾病教研室
概述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点为突起高热、头痛、肌肉、骨骼疼痛、皮疹、出血和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三种临床类型。
本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病分布广、发病人数多、传播迅速,危害较大。是WHO确定的八大重点热带病之一。
登革热历史
1779年在印尼和埃及报告了登革热病例;
1944年著名病毒学家Sabin成功分离了登革病毒;
1955年Sabin研制了鼠脑适应,神经毒力突变的灭活疫苗,并应用于人体;
1978年5月本病在广东省佛山市流行,之后十年疫情迅速在广东、海南省蔓延,波及范围也逐步加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病则主要局限在广东、福建等地,为小规模流行或散发。
今年广东暴发流行, 截至10月14日零时,报告登革热病例32446例,死亡6例。
病原学
登革病毒归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
病毒形态:为病毒颗粒为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形。异性抗原。
病毒基因:为单股正链RNA。
血清学分型:血清学分为4个血清型,Ⅰ、Ⅱ、Ⅲ、Ⅳ型
流行病学
流行季节
从5月份开始出现病例,8-9月为发病高峰,11月后流行停止。
8
人群分布
9
2006年全国登革热病例
职业分布
2006年全国登革热病例
年龄与性别分布
发病机制
登革病毒侵入人体,在单核巨噬细胞中复制后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再次感染其他单核巨噬细胞,第二次进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
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机制有两种学说
一是认为与病毒的血清型和毒力有关;
二是抗体依赖性增强感染作用:感染登革病毒后,产生中和抗体、增强性抗体等。如再次感染另一型病毒,病毒在单核-巨噬细胞中大量复制和毒力增强,并活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后,释放大量血管通透因子、促凝血因子和蛋白酶,并激活补体,引起各组织器官损伤,从而发生出血、休克和心、脑、肝脏损伤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11
病理解剖
基本病理变化:细胞变性、水肿和出血。
登革热
肝脏:重症病人有肝小叶中央灶性坏死和淤胆。
肾脏:肾小球及肾间质炎症。
关节:周围肿胀,关节积液和韧带炎症。
脑组织有炎症、水肿、出血和软化灶病变。
少数病例中可见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
心肌及随意肌非特异性病变。
12
病理解剖
登革出血热
病变是全身毛细血管的损害-灶性出血。皮肤多为淤斑状出血,口腔粘膜、眼结膜、鼻粘膜、呼吸道粘膜,心脏、肝脏和牙龈出血。有些死亡病例中还可见到蛛网膜下腔和脑出血。
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休克综合征属于有休克的登革出血热,病死率很高。
临床表现
潜伏期:5~10天。
按WHO分型标准,将登革热
典型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征。
14
临床表现
潜伏期:5~10天。
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疼痛、出血及胃肠道症状。
发热:体温迅速上升,在一天内可达39~40℃,伴寒战,不规则或双峰热,热程5~7天;
疼痛:严重的头痛、眼眶痛、腰背痛、全身骨骼、关节和肌肉疼痛,又有“碎骨热”之称。
出血:大多数病人无出血,或出血程度较轻。四肢及腋部出现瘀点或瘀斑,有些病人鼻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血尿和妇女经血量过多。
临床表现
皮疹:病后3~5天出疹。呈麻疹样或出血性多见,亦可见猩红热样、荨麻疹样和红斑疹样,先出现在四肢,以后可遍及全身,下肢和背部较多。皮疹持续3~4天后消退。
胃肠道症状:多数病人厌食,部分病人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呃逆等症状。
体征:颜面、颈部及胸部潮红,眼结膜充血,结膜下出血,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15
临床表现
16
17
临床表现
登革出血热
出血:病程早期即出现束臂试验阳性。在发热的第2~3天皮肤及多个脏器均可出现出血,如皮肤的瘀斑或紫癜、鼻衄、消化道出血、子宫和阴道出血,偶有肠出血和肺、支气管出血。
休克:病程4~5天出现,多量出血之后,亦有发生于病情轻微、甚至热度渐趋下降之时。表现为淡漠或烦躁不安,多汗、四肢湿冷、口唇和肢端发绀,皮肤可出现花斑,脉搏速弱、呼吸短促、尿量少,血压下降、脉压缩小。 昏迷以及呼吸衰竭等。登革出血热病人可能并发病毒心肌炎。
临床表现
19
预后
预后
登革热病死率极低,0.01%;
登革出血热病死率约为5~15%;
有消化道大出血及严重登革休克综合征者,预后不良。
20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血象:白细胞可轻度增高,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增高,可出现中毒颗粒。血小板也可减少。
生化检查:ALT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钠降低,血尿素氮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编)【医学课件】 PCI患者术后抗凝治疗应重视的问题教学课件.ppt
- (精编)【医学课件】 PRRS的现状及其免疫教学课件.ppt
- (精编)【医学课件】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 formation教学课件.ppt
- (精编)【医学课件】 Quorum-sensing教学课件.ppt
- (精编)【医学课件】 SARS與流感教学课件.ppt
- (精编)【医学课件】 Scarring Alopecia教学课件.ppt
- (精编)【医学课件】 Schizophrenia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教学课件.ppt
- (精编)【医学课件】 SCTS Education day “Radiotherapy in 2016教学课件.ppt
- (精编)【医学课件】 Skin Lumps and Bumps教学课件.ppt
- (精编)【医学课件】 Sources of Magnetic Field教学课件.ppt
最近下载
- 安徽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 物理试卷 (含官方答案解析).pdf
- 打桩机检查验收表.docx VIP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历史街区保护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x VIP
- 《测量系统分析MSAGRR.ppt VIP
- 第四单元第1课《傲雪寒梅》(课件)-2025-2026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ifm SI5000流量开关说明书》.pdf VIP
- SH∕T 0248-2019 柴油和民用取暖油冷滤点测定法.pdf
- 93J007-1~8 道路标准图集(合订本).pdf VIP
- 老旧住宅小区加装电梯施工组织方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