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人民币升值压力为动力 大陆台企转型先声夺人
在大多数内地企业为自己手里的人民币越来越值钱而高兴的时候,他们同时又在为产品的成本上升而发愁
2007年2月2日,在东莞设有电动玩具制造企业的台胞尹光明先生再次陷入思考。他在考虑如何因应因人民币汇率攀升带来的制造成本上升。
同一天,中国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7615,这是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汇改以来的最高价位,也是人民币首度击穿7.77的心理关口。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1月,人民币月平均汇率达到了7.7898,较2006年12月的7.8238升值了340个基点。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后果就是物料成本上升,水涨船高,中国大陆的制造成本也节节走高。
尹先生于20年前来到东莞投资从事玩具生产时,纯粹是希望依靠大陆的低廉成本在国际市场形成比较优势。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推出的玩具价廉物美广受欧美市场欢迎。但近1年半以来,玩具公司的经营利润不断受到人民币升值的挤压。
同尹先生有着相同担心的大陆台商不在少数,他们认为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会成为压垮中国“世界工厂”美梦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他们在大陆开设的各类工厂,将面临一同垮掉的命运。
但分析人士并不似台商们这般悲观,他们承认人民币升值对在大陆台商肯定有影响,但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影响有多大,他们认为关键取决于台商原材料采购的方式和渠道。
影响了谁
对许多以进料加工或来料加工为核心业务的台资代工厂商来说,进口原材料是最大的成本支出,因此人民币升值反而会使他们的原材料成本相对下降,抵消了中国境内原材料成本的上涨。
身兼江苏省昆山市台商协会副会长的铼德集团中国总经理张永南表示,铼德的中国厂房主要生产光盘,其中有90%都外销。而在制造成本中,一半的原材料来自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并均以美元计价,而以人民币支付的成本在总成本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人民币升值对铼德影响不大。
然而相对于那些在中国采购原材料,加工制造成商品后,再销往欧美的“一头在外”业者来说,看待人民币升值可就没那么轻松了。
尹光明肯定地告诉《IT时代周刊》:“人民币升值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他表示,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本来是8.27,但仅在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升值当天,就损失了应收账款约3%,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跌破7.77,损失更大了。
国内一些产业界观察家指出,人民币的升值对于纺织、陶瓷、玩具和工艺品等这些长期依靠价格战占领市场的出口商品来说,几乎是灾难性的影响,因为这些行业本来赚的就是微利。他们指出,许多人只看到中国纺织品出口1150亿美元,贸易顺差超过900亿美元,却没有看到这个亮丽数字的背后是200亿件服装和大量纺织品原料,这样平均下来,在国际市场上每件产自中国的纺织品售价还不到4美元(约合30元人民币)。在单品售价极低的情况下,即使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仅有2%,也足以把生产商仅有的利润吃掉一大半。
谁先涨,谁先死
对于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种种风险和影响,许多金融分析师一再呼吁企业要及早准备,包括对未来出口收汇的不同期限和币种作好计划、测算满足出口成本预算的目标汇率水平,进而作好汇率套保的综合计划等方式,减少汇率损失。然而在现实情况下,真正有能力提早规划、做好准备的企业少之又少。
人民币升值后,大多数台商首先想到的是自我消化,自行吸收汇率损失,同时也要求产业链上游的供货商一起“消化”。如果消化不了,他们就只有给产品涨价了。
据《IT时代周刊》了解,自2005年7月份以来,中国产品的价格平均上涨了2%~3%。可事实是,生产者也都期待着产品涨价,然而价格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涨幅不合适,不但得罪了客户,也伤了自己。
以陶瓷行业为例,为了降低原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06年初,中国几个领头的陶瓷企业曾协商共同将出口价格上涨20%左右。然而说归说,在2006年10月第100届广交会上,只有少数品牌的产品价格上涨了5%到10%。
从事出口贸易11年的深圳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湘农表示,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不可能把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同比反映在价格增长上。如果汇率增长3%,价格可能只能增加1%或2%。更重要的是,如果为此把客户得罪了,可能更划不来。因此同业间普遍流行一种说法是“谁先涨,谁先死”,这虽然有些无奈,却也是现实。
或走或转型
台商们的担心和无奈不无道理,价格上涨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从中更多地受惠。恰恰相反,在国际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果产品不具备一定的品质优势,也就失去了跟国外客户讨价还价的本钱,到头来还是落入了削价竞争的窠臼。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在大陆东南沿海从事加工制造的台商来说,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神经网络基础之》课件.ppt VIP
- 第3课 学习有方法 第1课时 (教学课件)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pt
- (5)显卡 836348006V323(msi GTX980TI MS-V323 图纸和点位图).pdf VIP
- 汉语语法教学-越来越……/越……越…….ppt VIP
- RJ八上Unit 6 Lesson 4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 RJ八上Unit 6 Lesson 3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 RJ八上Unit 6 Lesson 1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 RJ八上Unit 6 Lesson 2 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 2023款比亚迪宋PLUS DM-i 冠军版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示图解详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蓝牌随车吊的型号及报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