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58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58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58张

逻辑梳理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合作探究】: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同: ①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 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 ③结果:都取得一些成效,但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对其进行小修小补,都失败了 异: 内容有所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 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的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其主要的消费品却长期短缺;苏联拥有当时世界最多的耕地,但粮食却连年歉收,不得不花大笔外汇进口粮食;苏联的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突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实现了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突破了重强国轻富民的执政教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 ●教材知识拓展 (戈尔巴乔夫政府)在制定改革政策方针中存在三个严重问题 第一,仍然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的“加速发展战略”和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战略,已不符合时代潮流。现代经济结构已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苏联的经济改革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向高科技迈进的途径选择上是错误的。第二,对经济改革的目的是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认识不足。因此,没有扭转结构失衡和农、轻、重比例失调的老问题……它使消费市场的供应更加恶化……这必然加剧人民对改革的失望和对政府的不信任。第三,对国家的财政危机的程度估计不足……对于生产危机的到来和恶化估计不足。 ——张伟垣主编《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 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 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 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 ? 苏联曾经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时期。苏联的30—5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16%。 但60年代后苏联增长势头开始减弱,70年代增速大幅下降,80年代丧失了速度优势。 苏联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0年为11.45%,1985年为10.2%,1990年 7.7%。苏联的国民收入1975年为美国的67%,1985年为66%,1987年为64%,但如不按官方汇率而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只相当于美国50—38%。 为什么苏联经济在50年代实现了高增长,但在此后增速却逐渐下降? 3.评价 (1)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2)但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失败,下台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他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3.评价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是什么? 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政治 经 济 放弃苏共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①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②发展战略: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经济改革未取得预期成果情况下,将改革的重点转向 政治领域 问 题 ①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② ③调整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 措 施 提倡“民主化”“公开性”,以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 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 材料一: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方案,比以前……的改革前进了一步,它不仅涉及到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行政权力关系,而且涉及到两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然而,该改革方案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突出表现在:把调整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局限于财政关系即利润分配关系,而未触及产权关系。事实表明,企业没有独立的产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市场主体。 上述材料反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存在何种问题? 改革措施缺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