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生态自然观 中国古代的技术批判观 内史:子贡经过某地,见一丈人服侍田地,凿遂入井,抱翁出灌,甚为吃力,便上前推荐一种“用力甚寡而见功多”的叫做桔槔的机械。不想老者愤然作色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非吾不知,羞而不为也。” 海德格尔对科学技术的反思 物质化 煤在古代的意义具有多于技术上的煤的意义:“煤石是由神出于仁慈,给予林木稀少地带的人们的。” 齐一化 把一切加以齐一化,最不相同的存在领域被千篇一律化,事物所享有的各突特的意义和作用都被否决了。 功能的单一化 即忽视事物的自身功能的多样性,把功能确定在特殊的有限制的存在方式上(长江作为水压的提供者,土地作为矿床)。 主客两极化 人在技术展现中获悉自己是主体,一切别的东西是客体,是单纯的对象。 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酸雨蔓延 森林锐减 土地荒漠化 大气污染 水污染 海洋污染 全球性问题的思想根源 人类中心主义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为自然立法 人类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树立生态自然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可持续发展战略 1972年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 ——《人类环境宣言》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组织制定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长篇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得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爱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21世纪议程》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 生态系统 资源与环境 社会系统 经济系统 自然再生产 人力再生产 物质再生产 科技 材料分析 库兹涅茨曲线是上世纪5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研究表明,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济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这有很多实践数据予以验证。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等人,通过对42个国家横截面数据的分析,发现部分环境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也呈现倒U形曲线,就像反映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那样。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 请分析:1.产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象的原因;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象的产生是必然的吗?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否并行? 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生态系统是由人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以及所在的环境构成的整体。 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 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一、系统论的自然观 系统论史前史 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 人是机器 基里柯: 一条街道的忧郁和神秘 系统论一般发展史 控制论 维纳(N.wiener,1894-1964) 美国数学家 1943年,维纳写了《行为、目的和目的论》 1949年出版《控制论》 意义 批判了牛顿的机械决定论,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肯定了概率统计观对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意义,给予偶然性以应有的地位。 英国生物学家艾斯比(W.R.Ashby)的“生物控制论” 《大脑设计》(1954) 《控制论导论》(1956)对著名的黑箱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 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英文版1954) 信息论 申农(C.E.Shannon,1916-) 《通讯的数量理论》(1948) 一般系统论 贝塔郎菲(L.V.Bertalanffy,1901- 1971) 奥地利生物学家 《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1968) 耗散结构理论 普利高津(I.Prigogine,1917-) 比利时物理学家 哈肯(Hermann Hake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闽教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docx
- 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三册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教学设计.docx VIP
- 数据结构常用算法数据结构算法.pdf VIP
-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100项科学发明.doc VIP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脊柱外科进修汇报.pptx VIP
- 2025年最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含水印)模板【可修改】 .pdf VIP
- 金刚砂地坪施工技术交底.pdf VIP
- 人教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清单(背诵版).pdf VIP
- 股权设计与股权激励.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