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版初中物理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人教版九年级).ppt

10-11版初中物理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人教版九年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11版初中物理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人教版九年级)

第三节 长度、时间及 其测量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教学目标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3650000= ___________ 0.0000506= __________ 8410×104 = _________ 复习导入 3.65×106 5.06×10-5 8.41×107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2. 常用单位: 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练一练 1km= m,1m= dm, 1dm= cm,1cm= mm, 1mm= μm ,1 μm= nm 103 10 10 10 103 103 1cm= μm , 1μm= cm, 1dm= nm, 1nm= dm. 28m= mm, 50nm= m 练一练 104 10-4 108 10-8 2.8×104 5×10-8 二、正确使用刻度尺 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会认: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会选: 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精确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会放: 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或整刻度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会看: 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 √ 会读: 2.78cm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2.78cm 练一练 例如: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卡尺(分度值0.1mm)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1、测量跳远长度需用_________. 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_________. 三、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辅助工具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累积法 测纸厚,细丝直径 四、时间的测量工具 五、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s) 比秒大的单位:时(h)、分(min) 比秒小的单位:毫秒(ms)、微秒(μs)、 换算关系: 1h = 60min=3600s 1s = 103ms= 106μs 想一想、试一试 能不能把你的脉搏、心跳变成估测时间的工具? 六、误差 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误差的来源: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 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不准确 。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3.误差不是错误: 注意: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