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幻灯片.pptVIP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讨论对比军机处和内阁相比异同 内阁 军机处 官员地位 不是制度下产生的官员 不是制度下产生的官员 官员组成 品级较低 品级较高、也有品级较低的 职权 皇帝顾问,可以参政议 按皇帝意旨办事 体现 皇权空前加强(秘书) 皇权达到顶峰(文书) 君主集权的发展 康熙四十三年康熙朱批曹寅奏折 康熙朱批 ……明春朕欲南方走走,未定。倘有疑难之事,可以密折请旨。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君主集权的发展 雍正以后,奏折应用的范围扩大,许多官员都获得了使用奏折的权力。奏折逐渐成为清朝最重要的官文书。 奏折制度 雍正《硃批谕旨》自撰前言: “此等奏折,皆本人封达朕前,朕亲自览阅,亲笔批发,一字一句皆出朕之心思,无一件假手于人,亦无一人赞襄于侧。” “凡有密奏,密之一字最为切要。臣不密则失身,稍有疏漏,传播于外,经朕闻知,则贻害于汝非浅,追悔莫及矣”。 雍正《硃批谕旨》 清代皇帝的批红 康熙御笔 秦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 汉朝 中朝 外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清朝-----军机处 皇权 讨论 1中国专制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中国专制主义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3你怎样评价中国专制主义皇权? 专制主义的主要矛盾是—— 皇权与相权的争夺 发展的规律是—— 皇权越来越强,相权越来越弱 以至消亡。 皇权至上是国家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 皇权加强不利于各个行政机构发挥作用 造成政策失误 激化官吏内部矛盾,不利于国家建设 总之不利于社会进步 从和坤与魏征的比较看清代机军大臣的地位。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书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皇帝 图四 元朝时期的中枢决策机构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①明太祖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使司,直接隶属于中央各部),宰相权利加强 县 州 府 省 监察、司法 提刑按察使司 军政 都指挥使司 省 民政、财政 布政使司 三司互不统属,同对朝廷负责。 ②胡惟庸弄权,使相权和君权矛盾激化 材料:刘基是明朝的重臣,朱元璋找他商量丞相的人选,问及胡惟庸如何,刘基表示不赞同,因此得罪了胡惟庸,胡使用奸计任相,在刘基得病期间,胡惟庸命医生下毒,刘基不久死去,朱元璋大惊。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设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黄痈志? 谟训考下》 (2)废丞相制度 朱元璋借机诛 杀胡惟庸,下 令废除中书省 和宰相制度,中国的宰相制度走到了尽头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陵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皇 帝 “中书之政,分于六部”,六部分割了原来宰相的权力,成为皇帝之下中央处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机构。 材料: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分的权力真空,这为明代宦官专权提供了空间,使得宦官得以以皇帝家奴的身份窃取了部分皇权。 明代制度及政治大势 皇帝不理政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廿二史札记》卷三三《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 “人主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长君在御,尚以票拟归内阁,至荒主童昏,则地近者权益专,而阁臣亦听命矣”。 主管 宦官 年号 庙号 司礼监 魏忠贤 天启 熹宗 司礼监 刘瑾 正德 武宗 锦衣卫 汪直 成化 宪宗 司礼监 王振 正统 英宗 四大权阉 材料:《春明梦余录》卷二五:“(1384年)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记三千二百九十一事……星存而出,日入而休”。 朱元璋:“朕代天理物,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讨论 你对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评价?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实质原因是什么?会有什么影响? 1题 先进性:宰相帮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管理 百官,商讨决策国家大事,有利于行政效 益提高,有益于政策的正确性,又能制约 皇权,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辉煌。 局限性:威胁皇权, 2题 彻底解决了君权、相权的矛盾,加强了 皇权;促使内阁制度的形成;宦官横行 2内阁制度形成 时 期 名 称 职 权 特 点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