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童年的朋友》导学案2.docVIP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童年的朋友》导学案2.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童年的朋友》导学案2

1.童年的朋友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高尔基的长篇小说《童年》。 2.学习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通过练笔提高描写人物的水平。 3.感受外祖母的人格魅力,并激发孩子对家人的爱心。 ●重点:学习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体会课文中感人的片段描写。 预习导学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补充完整。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无产阶级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 在人间 》《 我的大学 》,长篇小说《 母亲 》。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马鬃(zōnɡ)   诅咒(zǔ)(zhòu)   噗噗(pū) 胸pú(脯) 发liǔ(绺) 面jiá(颊)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 丰茂滋润。 (2)年轻的时候,我夸耀过这一把马鬃,到老来,我可诅咒它了。 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后泛指咒骂。 (3)把我周围一切连接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 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4.整体感知。 (1)《童年》是 高尔基 (人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 阿廖沙 (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2)《童年》中塑造的 外祖母 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3)《童年的朋友》以深情的笔调,抒写童年最深刻的记忆,表达了作者对最崇敬的人的深切怀念,对外祖母所倾注的感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童年的朋友》以外貌描写为主,基本上没有写具体的事,但却生动细腻,饱含深情。尤其是对外祖母头发的描写,像一幅色彩鲜艳的油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文章还通过对外祖母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突出她的 温柔、和蔼 的性格特点。结尾则以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强调外祖母对“我”的深远影响。? 5.整体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童年的朋友》 合作探究   问题一:文章题目所说“童年的朋友”在文中指的是谁,作者为什么把她称为“童年的朋友”? 指外婆。尽管外婆是“我”的长辈,但是她仁慈、善良、可爱、可敬,就像朋友那样,和“我”亲切交谈,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把“我”从黑暗中“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所以,外祖母成了“我”“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朋友”。 问题二:通读课文,你认为哪句话可以概括全文的中心内容呢? 最能概括全文中心内容的一句是:“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这是全文的中心句。 问题三:试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对外祖母进行刻画。作者除了正面描写,还怎样从侧面进行刻画? 作者在刻画外祖母的形象时,使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她的脸在大堆的头发里变得又小又可爱”,“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的衣服全是黑的”,“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神态描写:“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头,皱着眉头”,“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她今天样子很凶”。 动作描写:“她用一只手从地上把头发兜起来提着,挺费劲地把稀疏的木梳齿儿梳进厚厚的发绺里”,“一面编辫子,一面往沙发那边瞧”,“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 语言描写:“外祖母坐在我身旁梳头,皱着眉头,老是自言自语地咕哝着”,“她还是用昨天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看来这是上帝给我的惩罚……’”,“‘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她马上表示同意”,“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 以上这些描写都是正面描写。除了正面描写外,作者还通过“我”的心理感受来侧面烘托外祖母的形象,如“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 问题四:总结一下,在“我”的眼里外祖母是怎样的人? “我”的外祖母是一个饱经生活艰难却永远年轻、乐观、慈爱的老人,是“我”最知心、最了解、最珍贵的朋友。   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