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鲁教版语文七下第17课《说屏》教案.docVIP

2017春鲁教版语文七下第17课《说屏》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春鲁教版语文七下第17课《说屏》教案

《说“屏”》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3、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二、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2、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3、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法,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4、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 6、初步学习推销的方法,增强竞争意识。 三、情感目标 1、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3、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 【教学难点】 1、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2、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一组屏风的图片,并辅以简单介绍。(课件展示) 2、这些图片很漂亮,有谁知道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也许我们有的同学家中还在使用,但对于我们大数同学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它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走近作者 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通过预习说说你对作者感兴趣的地方。) 三、检查预习 四、整体感知 1、在生活中,你见过屏风吗?在哪里? 2、教师配古筝乐曲,学生听音乐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 ⑴ 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⑵ 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3、读后学习小组讨论明确: ⑴ “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⑵ 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五、研读赏析 1、请你来当设计师:了解屏的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2、但是,你能告诉我,我应该买什么样的屏风呢?它有什么样的分类吗? 明确: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3、你们能告诉我,总的说来,屏风的设置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呢? 明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4、所以,难怪作者说,“屏风”,是一个很富有诗意的名词?可见,作者对“屏”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提示:抓住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5、文中引用了不少与“屏”相关的诗句,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⑴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作用是…………) ⑵ “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定义后是起了……的作用) ⑶ “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放在文章结尾是为了说明……) 6、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本文多处引用古诗词,为文章增加了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和所介绍的古色古香的屏风相称,突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由此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古典诗歌的深厚底蕴。 7、赏析归纳 ⑴ 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⑵ 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① 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② 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六、总结拓展 1、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 2、拓展延伸: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七、课堂拓展活动:“屏风”推销会 1、根据文中所介绍的关于屏风的知识,每个学习小组设计一座屏风并向同学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2、分组准备发言材料:画好设计图、写好发言提纲。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