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8课《歌词二首》教案1
《歌词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我的中国心》。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3.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生词,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歌词语言,体味歌词描绘的意境。
2.理解歌词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一、预习检查
⒈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
萦【yíng】 烙【lào】 山巅【diān】 哺育【bǔ】
澎湃【péng】 狂澜【lán】 发源【yuán】 屏障【zhàng】
滋长【zī】 气魄【pò】 劈成【pī】 宛转【wǎn】
⒉ 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萦:围绕,缠绕。
烙:这里指使之留下不可磨灭的标志。
金涛:金色的波涛。黄河水含沙较多,所以呈金黄色。 因为喝水浑浊不清,所以下文称黄河水为“浊流”。
澜:大波浪。
屏障:这里比喻维持并联系民族的保护物,即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
作者介绍
黄霑(“霑”同“沾)(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原名黄湛森。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1941年广州出生,有八兄弟姊妹,他排行第六。1949年随父母移民香港;早年入读喇沙书院,后升读港大,1963年毕业于港大中文系。先前从业广告、电影、作曲。任过香港电视台、电台主持人。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又与倪匡、蔡澜一同被称为“香港三大名嘴”。写出2000多首歌曲,其中《上海滩》、《沧海一声笑》、《狮子山下》、《问我》《 我的中国心》为“经典中的经典”,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
光未然,(1913— 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主要著作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论文《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等。
背景介绍
《我的中国心》:1982的下半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中国人民及港澳同胞极大的愤慨。黄霑和王福龄合作创作了歌曲《我的中国心》,经香港歌手张明敏演唱,在港澳同胞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纷纷传唱,表达了他们的爱国之心。1984年,张明敏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到北京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向大陆观众介绍了这首歌曲。从此,这首歌在大陆广为流传。
《黄河颂》: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残杀着我们的同胞!但是,中华儿女不甘受屈辱,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同年,光未然在延安途中亲历黄河的险峡怒涛,萌动了为黄河放歌的诗情。后受冼星海之约,写出长诗《黄河吟》。
文体介绍
歌词是指一首歌曲中的文词部分。大多数用以咏唱,并表达较具体内容的歌,都会有文词部分。好的歌,其文词与曲子是骨肉相连、相得益彰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互相配合,成为同时涉及文学和音乐的艺术作品。由于大多数歌词都是押韵的,因此它亦属韵文之一种,是一种文学体裁。歌词与诗的分别,主要是诗不一定要入乐(合乐),歌词是要合乐的。歌词一般是配合曲子旋律一同出现的,歌词是歌曲的本意所在。
二、课文导入
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是什么并谈谈喜欢的原因。
三、教学步骤
《我的中国心》
⒈ 提问:歌曲中反复吟唱的主题词是什么?如何理解?
明确:歌词中反复吟唱的是“中国心”,也就是海外游子心中永远装着祖国,永远念着祖国 。
2.提问:这首歌以什么样的身份来吟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海外游子。“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离开祖国已不知多少年,有的甚至从未踏上过祖国的河山。可是不管离开了多少年,哪怕从未见过,而梦里都是祖国山河的影子。“梦萦”“多年未亲近”,点明了游子的身份。
3.提问:“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字能否换成“盖”?为什么?
明确:不能。“烙”准确而形象地表达了海外赤子跟素裹永远无法分离的骨肉关系,而“盖”字程度远不及“烙”。
4.提问:“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借代什么?“重千斤”表现了什么?
明确:“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能够代表祖国的“河山”,借代指祖国。“重千斤”把不可以斤两计算的对祖国的感情用斤两来表现了出来,形象地表现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
5.提问:“澎湃着中华的声音”中的“中华的声音”如何理解?
明确:这是来自心中的声音,这是融在血液中的声音,是海外赤子永不改变的爱国之心的表白。
《黄河颂》
6.提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最后一课》导学案.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最后一课》教学设计2.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最后一课》教学设计3.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最后一课》教学设计4.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过零丁洋》教学设计1.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过零丁洋》教学设计2.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最后一课》教案.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过零丁洋》教学设计3.doc
-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邓稼先》教学设计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