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学发展的几种规律-高雄师范大学.pdfVIP

中国经学发展的几种规律-高雄师范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经学发展的几种规律-高雄师范大学

經學研究集刊 第七期 2009 年11月 頁 107~116 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中國經學發展的幾種規律 * 林慶彰 一、前言 我在民國六十四年就讀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時,即跟隨屈萬里先生研究經學。當時 屈先生要我研究明代經學史,碩士論文《豐坊與姚士粦》,博士論文《明代考據學研究》,題 目都是屈先生所給的。當時所以研究明代經學史,是因為這個時段被認為是中衰的時代,是 否中衰,有必要加以釐清。即使中衰,也應該探討何以如此?中衰期裏有哪些學者延續經學 命脈?因此,我樂於作明代經學的研究。此後由明代追溯到先秦,又下推到清代、民國,這 三十年間,大抵從事下列工作:(1 )重新詮釋經學史;(2 )整理經學文獻;(3 )執行經學研 究計畫;(4 )翻譯國外漢學著作。 由於長年接觸經學史的文獻,最近又在臺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東吳大學中國文學 系講授「經學文獻學」,在與學生的討論問答中,對歷代經學發展也激發了一些想法,如稍作 整理,約有下列三點可提出討論:(1)經典研究每數百年會出現一次回歸原典,何以如此?; (2 )歷代詮釋經典的形式,往往是由簡而繁,再由繁而簡,相互更替;(3 )宋人鄙薄漢人, 清人鄙薄宋人,民國人又鄙薄漢人,漢宋學的興衰,也是循環出現的 。由於這些現象都是循 環著出現,是一種有規律的學術活動,所以值得提出來討論。如果有學者願意深入研究這些 問題,那也是一種意外的收穫。 二、簡繁更替的詮釋方式 《詩》、《書》等文獻在戰國以前還不是經典,但已作為貴族子弟的教材。先秦典籍引《詩》、 《書》最多,可見當時流傳之廣。既作為教材,就必須作解釋,在《國語》、《左傳》中,有 不少零星的注解,就是這樣來的。當時用來詮釋典籍的形式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傳、記之 學。我們可以說,傳、記之學是中國經典詮釋的源頭。所謂「傳」是闡釋的意思,即闡釋經 典作者的想法。從戰國到西漢初,是傳、記之學最發的時段。以傳為名的有《易傳》、《毛詩 1 詁訓傳》、子夏〈喪服傳〉、《公羊傳》、《穀梁傳》 等。以記為名的有《小戴禮記》、《大戴禮 記》等。傳記之學詮釋典籍的特色,就是「訓詁通大義」,即透過字義的理解,達到了解文義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1 當時《左氏傳》,稱《左氏春秋》,並未解經。 107 108 經學研究集刊第七期 的目的。從現存的傳、記,可以看出是相當簡樸的詮釋形式。 這種詮釋形式,流傳一百多年,逐漸被繁瑣的章句之學所取代。所謂「章句」,可分為小 章句和大章句兩種。小章句等於訓詁。大章句則在訓詁之外,牽引很多資料。所以必須這樣, 是有實際上的需要。《漢書 ‧夏侯勝傳》說: 勝從父子建字長卿,自師事勝及歐陽高,左右采獲,又從五經諸儒問與《尚書》相出 入者,牽引以次章句,具文飾說。勝非之曰:「建所謂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建亦非勝, 為學疏略,難以應敵;建卒自顓門名經。(卷 75 ,頁3159 ) 夏侯勝和夏侯建,是西漢宣帝時代的學者。夏侯勝是夏侯建的叔叔。夏侯建曾拜他為師。夏 侯建研究《尚書》的方法是:「左右采獲,又從五經諸儒問與《尚書》相出入者,牽引以次章 句,具文飾說。」這段話是研究章句之學最早、最值得注意的資料。所謂「左右采獲」,是說 從夏侯勝和歐陽高兩處援引了不少相關的資料。「以次章句」的「次」,是排列的意思。也就 是順著經文各章、各句的脈絡,將所援引的資料納入,然後再加以引申闡述,這就是「具文 飾說」。這種解經方式,自成一種格局,且由於牽引資料太多,往往妨害到對本文的理解,經 文中所蘊含的聖人之道,已無法兼顧,甚或茫然無所知。所以,夏侯勝要批評夏侯建是「章 句小儒,破碎大道」。這裡的「大」、「小」是相對立的,聖人之道是一種「大道」,能通聖人 之道的是「大儒」,不能通聖人之道的,是「小儒」。小儒所以不能通聖人之道,是因為只顧 援引資料,證成自己的論點,聖人的原意如何,已棄置不道。此種解經方式,有一部份是為 應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