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第13课 项羽本纪(节选) 学案.docVIP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第13课 项羽本纪(节选) 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第13课 项羽本纪(节选) 学案

 项 羽 本 纪 学习目标   1.能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性格特征,培养辩证评价人物的意识。 3.探究项羽最终自刎的原因,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预习导学 1.第2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与他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2)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课后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狱掾(    )          ②惴恐(    ) ③麾下(    ) ④刈旗(    ) ⑤瞋目(    ) ⑥栎阳(    ) ⑦扛鼎(    ) ⑧膝行(    ) ⑨披靡(    ) ⑩苗裔(    ) 田父(    ) 舣船(    ) 自刎(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        ) (2)直夜溃围 (        ) (3)乃持项王头视鲁 (        ) 3.解释下列各组多义词的意思。 (1)下 ①下梁地 (        ) ②闻之皆争下项王 (        ) ③以身下之 (        ) ④项王泣数行下 (        ) (2)以 ①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        ) ②以故汉追及之 (        ) ③以赐公 (        ) (3)乃 ①汉军乃觉之 (        ) ②乃项王也 (        ) ③梁乃召故所知豪吏 (        ) 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 (4)属 ①诸侯皆属焉 (        )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 ④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        ) ⑤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        ) 4.古今异义词。 (1)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        ) (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 (        ) 5.词类活用。 (1)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        ) (2)梁以此奇籍 (        ) (3)无不膝行而前 (        ) (4)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        ) (5)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 (6)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        ) (7)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 6.特殊句式。 (1)项羽者,下相人也 (        ) (2)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 (3)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        ) (4)不忍杀之,以赐公 (        ) 7.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1)力能扛鼎:? (2)先发制人:? (3)四面楚歌:? (4)政由己出:? (5)无颜见江东父老:? (6)破釜沉舟:? (7)作壁上观:? (8)以一当十:? 能力提升 1.请简要概括项羽的个性特征。 2.选文最后一段司马迁的点评应怎样理解? 3.垓下之围后,项羽与汉军的东城之战本是决定其生死存亡的“决战”,而项羽想到的却是“快战”,为什么这样写? 4.司马迁是如何刻画项羽这一形象的? 5.请以垓下之战为例,说说司马迁的构思匠心。 ? ? ? ?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1.两件。一是少时学习。项羽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说明他豪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他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二是观始皇游。不俗的言论昭示他日后的不凡。 联系:豪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但粗疏的性格,为他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 2.(1)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起大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青年都已敬畏项籍了。 (2)秦朝施行暴政,陈涉首先发难,豪杰蜂拥而起,相互争夺,多到难以数清。 课后作业 1.①yuàn ②zhuì ③huī ④yì ⑤chēn ⑥yuè ⑦gāng ⑧xī ⑨mǐ ⑩yì fǔ yǐ wěn 2.(1)“繇”通“徭”,劳役。(2)“直”通“值”,当,在。(3)“视”通“示”,出示,展示。 3.(1)①攻下,攻占 ②依附,投降 ③为……之下,处……之下 ④流下 (2)①用,率领 ②因为 ③把 (3)①才 ②表判断,是 ③于是,就 ④表转折,却,竟然 (4)①隶属,归属 ②跟随 ③等,辈 ④亲属 ⑤管属 4.(1)古义:谋夺、统制。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指服务业出售某类商品或提供某方面的服务。(2)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 5.(1)名词作动词,灭族。(2)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