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镇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研究阶段性介绍.doc

堡镇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研究阶段性介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堡镇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阶段性研究介绍 孙伟亮 宜万铁路指挥部 摘 要:堡镇隧道宜万铁路第二长隧、七大控制工程之一,也是全线唯一的高地应力软岩长隧高地应力堡镇隧道左线全长11565m,右线全长11599m,是宜万铁路第二长隧、七大控制工程之一,也是全线唯一的高地应力软岩长隧。隧道采用左、右两单线方案。十四局承担左线进口段5641m、右线进口段5622m的施工任务。右线初期设计为平导,作为左线辅助施工通道,后期再将平导扩挖形成右线隧道。 隧道穿越 隧道左线DK72+834~DK75+800段及隧道右线YDK72+248~YDK75+800段隧道埋深较大,局部地段达到450m左右,测试及分析隧道洞身最大水平主应力隧道横截面内的最大初始应力对应岩体单轴抗压强度,Rc /σmax,根据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该区属高应力区,产生大的位移和变形。目前国内外隧道工程中所遇到的挤压大变形不良地质问题较多,国外如奥地利的陶恩隧道 (Tanern)与阿尔贝格隧道(Arlberg)、日本的惠那山隧道(Enason),国内如南昆线的家竹箐隧道、 宝中线的大寨岭隧道及渝长线的华蓥山公路隧道等,给隧道设计施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隧道施工中难以控制变形量、洞身开挖后空间效应明显,产生蠕动变形,引起支护破坏,引发坍塌等。堡镇隧道地应力高、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低,软弱夹层发育较为普遍,且隧道洞轴平行地层走向,岩层倾向山体(倾向右侧),倾角 40°~50°,加之节理切割,左侧边墙、拱脚存在不稳定结构体,在高地应力作用下易产生岩体内挤,形成较大的变形或出现较大规模的坍塌。同时,堡镇隧道是宜万铁路的控制工程,工期紧、任务重,通过开展“高地应力作用下软岩隧道大变形监测控制”研究工作,了解高地应力区围岩变形的机理和规律,掌握围岩应力释放(变形)与支护应力大小的规律,合理地确定隧道结构安全度,为优化设计支护参数与施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确保堡镇隧道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的安全、控制工程造价,并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参考体系。软弱围岩及支护体系的监控测试实用方法。 软弱围岩。软弱围岩大变形条件下支护、结构安全性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确定。 进口正洞 ◎ ◎ ◎ ◎ 根据现场实测和施工揭露地层情况,对拟定的平导支护断面和正洞试验段的结构形式和设计参数,分别采用了地层——结构模型和荷载——结构模型进行了验算。初步得出预留变形量和二次衬砌施作时机。 3.2  阶段成果 3.2.1 断面最大应力位置的确定 (1)初支围岩压力 围岩压力沿横断面的分布如图1所示,各测点围岩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断面最大围岩压力发生在右侧拱脚和右墙腰处,右侧围岩压力大于左侧。 (2)初支钢架应力 所测钢架应力横断面分布如图3所示,各测点钢架应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所测钢架应力较小,最大值出现在右拱脚处,且右侧大于左侧,这与所测围岩压力规律相同。 (3) 初支混凝土应力 所测初支混凝土应力沿横断面分布如图5所示,初支混凝土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最大应力在拱顶,其次为右侧拱腰。 (4)围岩内部位移(表2) 表2 围岩内部位移观测结果汇总/mm 位置 距洞壁距离/m 0 1 2 3 4 左侧拱脚 3.88 2.04 1.65 0.95 0.30 右侧拱脚 3.21 2.23 1.44 1.01 0.65 (5) 断面数据综合分析 ①施工步骤对初支压力及支护应力的影响 此段正洞采用三台阶法施工,中台阶开挖对拱部测点压力及应力影响明显,中台阶开挖后,上台阶拱部测点初支围岩压力、初支混凝土应力及初支钢架应力均出现减小,再增大的趋势,说明中台阶开挖破除了上台阶初期支护的下部支承,从而使初支围岩压力及初支应力都出现下降趋势,随后期边墙支护的施作而又受围岩应力释放影响而增大。下台阶及仰拱开挖也对上部测点产生同样的影响。 ②围岩压力分布特征 由实测压力分布曲线可见,左侧拱腰围岩压力达到0.052MPa,而右侧的围岩压力整体数值较大,尤其是右侧拱脚位置达到0.116MPa。实际开挖揭露的岩层情况显示此断面处于单斜构造(倾向右侧),岩层倾角约50°,同时节理发育。隧道开挖后,右侧岩体失去了支撑力,在水平向侧压力的作用下造成岩体向隧道内变形,从而造成较大的围岩压力。而左侧岩体虽然存在下滑的不利趋势,但由于岩层间结合较好,没有软弱夹层,同时由于垂直于层面的作用力较大,因此制约了左侧岩体的滑动,从而左侧围岩压力较小。 ③侧压力系数估算 对现阶段实测压力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可知,拱顶的围岩压力达到0.048MPa,受中台阶的开挖影响其压力值下降较大,因此若去除施工影响,拱顶的围岩压力应至少为0.048MPa。而水平压力基本位于0.027Mpa~0.116MPa区间范围,因此侧压力系数为0.56~

文档评论(0)

1984ke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