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下明挖车站施工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杂地质条件下明挖车站施工技术 衡 会 盾构分公司 摘要: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车陂南站为四、五号线换乘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技术难度和施工风险均较大。本文结合车陂南站对明挖车站围护结构、开挖支撑、结构施工、监控量测及应急预案等内容均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复杂地质 明挖车站 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车陂南站]为广州市轨道交通路网中四号线与五号线的换乘车站,位于黄埔大道与车陂路交叉口,呈南北、东西T字型布置,西接科韵路站,东接东圃站,南接万胜围站(原琶洲塔站),北接车陂站。本工程主要包括轨道交通四号线车陂南站、五号线车陂南站、四号线暗挖区间隧道及其附属工程(联络线、出入口、风亭等),其中五号线车站全长291.60m,四号线车站全长269.25m。车站主体、联络线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五号线东端局部地段采用盖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φ1200mm钻孔灌注桩+φ600三管旋喷桩;四号线区间采用暗挖法施工;附属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φ1000mm钻孔灌注桩+φ600三管旋喷桩。 车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本工程所处围岩上软下硬,上部主要为砂层、软塑白垩系碎屑岩残积土层,硬塑白垩系碎屑岩残积土层,白垩系碎屑岩全风化岩,下部为岩石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微风化带。车站主体结构普遍穿越砂层,且砂层最厚处达8.21m,砂层埋深大、渗透系数大。 车站地下水位埋藏较浅,一般初见水位埋深1.40~2.40m,静止水位埋深1.00~1.50m,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受珠江水道潮洪的影响明显。每年5~10月为雨季,大气降水充沛,水位明显上升,而在冬季降雨较少,地下水位随之下降,变化幅度为2.50~3.20m。 车站勘察场地发育的不良地质作用主要表现在饱和砂土的液化问题,特殊岩土分别为场地内发育的软土及遇水软化、崩解的全、强风化岩层。 二、车站总体施工程序 明挖车站总体施工程序见图1。 图1 明挖车站总体施工程序图 序号 示 意 图 施工程序 1 (1)前期准备(拆迁、管线改移); (2)场地平整、交通疏解; (3)测量放线,施工场地围挡; (4)测量放线,围护钻孔桩施工。 2 (1)搅拌桩封闭止水施工; (2)路面破除、基坑开挖; (3)基坑开挖到第一道支撑底标高, 施工冠梁和钢筋混凝土梁支撑。 3 (1)继续进行土方开挖; (2)基坑开挖到第二道支撑底以下500mm,及时架设钢支撑; (3)逐层开挖土方和架设钢支撑一直开挖到基坑底。 4 (1)挖孔桩施工、承台施工、钢管混凝土柱施工(4号线无此内容); (2)接地网施工,浇注垫层,敷设底板防水层; (3)浇注底板、底梁。 5 (1)支架架设,底层部分侧墙基面处理,敷设外边墙防水层; (2)底层立柱钢筋绑扎、立设模板、浇注立柱混凝土; (3)绑扎外边墙钢筋、立设模板、浇注侧墙混凝土(预埋回撑钢板等预埋件)。 (4)在3.23m处架设钢支撑,进行回撑施工。 6 (1)拆除第四道支撑(5号线为第三道), (2)搭设支架至中板底,敷设内衬墙外防水层、绑扎钢筋、支设模板; (3)浇注外墙和负二层中板(5号线为负一层中板和外墙)。 7 (1)拆除第三道支撑(5号线为第二道), (2)搭设支架,敷设内衬墙外防水层,侧墙、立柱绑扎钢筋,支设模板; (3)浇注立柱; (4)浇注外墙和负一层中板(5号线为顶板和外墙)。 8 (1)拆除第二道支撑; (2)搭设支架,敷设内衬墙外防水层,侧墙、立柱绑扎钢筋,支设模板; (3)浇注外墙和顶板。 9 (1)顶板防水层施工; (2)绑扎抗浮梁钢筋,立设模板,浇注抗浮梁混凝土; (3)顶板土方回填,管线恢复; (4)回填至砼支撑时,拆除钢筋砼梁;继续回填土至地面。 (5)路面恢复。 三、车站围护结构施工 1.钻孔桩施工 钻孔桩施工流程如图2。 图2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钻孔桩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如下: (1)孔口坍塌 原因:护筒埋置过浅或回填粘土夯实不彻底;开钻阶段泥浆不浓,钻进过快,致使护筒刃脚下钻孔护壁不牢;孔口排水不畅,致使土层长期处于饱和状态,或钻机安放不当,孔口压力太大后外力碰撞致使护筒松动等。 处理措施:及时回填粘土,草袋加固护筒后继续钻孔;当护筒有偏斜移位时,则拆除护筒,填死钻孔,待沉淀密实重新埋设护筒再钻;若孔口坍塌严重,下钢护筒至未塌处1m以下。 (2)孔内坍塌 原因:泥浆比重不够,未形成可靠护壁;孔内水头高度不够或孔内出现承压水,降低了静水压力差;钻头撞击孔壁,破坏了护壁泥皮;钻头长时间快速空转或循环泵量过大,致使水流冲刷护壁泥皮等。 处理措施:坍孔不严重可加大泥浆比重继续钻进,严重时则

文档评论(0)

1984ke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