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关节脱位(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ppt

常见关节脱位(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关节脱位(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ppt

运动系统;骨折;一 骨折概述 1.定义:骨折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的中断。 2.成因: (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旋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可集中在骨骼的某一点上发生骨折,骨折无移位,但愈合慢。好发部位:第2、3跖骨和腓骨中下1/3处。 (4)骨骼疾病(也称病理性骨折):有病骨骼(例如骨髓炎、骨肿瘤等)遭受轻微外力即发生断裂。 ;3.分类 1)根据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骨折处皮肤与粘膜是否完整可分为: ①闭合性骨折 ②开放性骨折。 2)根据骨折形态和程度分为 ①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发生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分为: 1)裂缝骨折:多见于肩胛骨、颅骨。 2)青枝骨折:见于儿童。 ②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完全中断。按其骨折线方向和形态可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骨骺分离。 ;3)根据骨折稳定性分为 ①稳定性骨折:复位后经适当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如青枝骨折、裂缝骨折、嵌插性骨折、横形骨折。 ②不稳定性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 4)骨折端的移位:大多数骨折均有移位,其发生因素有:①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及性质; ②肢体远侧端的重量; ③肌牵拉力; ④搬运与治疗不当。 移位方向主要有: ①成角移位; ②侧方移位; ③短缩移位; ④分离移位; ⑤旋转移位。临床上几种移位常合并存在;二、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 1.全身表现 (1)休克:多见于多发性骨折、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和严重的开放性骨折。病人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2)体温:一般骨折后体温正常。出血量较大的骨折,体温略有升高,但通常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如有体温升高时,应考虑可能有感染。 2.局部表现 ※ (1)畸形:骨折段移位所致。 ※ (2)反常活动:无关节的部位出现活动。 ※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端互相摩擦造成。 (4)疼痛与压痛。 (5)局部肿胀与淤斑。 (6)功能障碍。;三、骨折的并发症 1.骨折的早期并发症 (1)休克 (2)内脏损伤:肺损伤,肝、脾破裂,膀胱、尿道、直肠损伤等。 (3)重要动脉损伤: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近折端可能伤及肱动脉;股骨髁上骨折的远折端可能伤及腘动脉;胫骨上段骨折可能伤及胫前或胫后动脉。 (4)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脱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颈段和胸、腰段骨折脱位,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截瘫。 (5)周围神经损伤:如上肢骨折可能损伤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腓骨颈骨折时,经常同时造成腓总神经损伤。 ;2.骨折的晚期并发症 (1)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可发生,老年病人多见。 (2)褥疮:截瘫和严重外伤的病人,长期卧床,局部长期受压造成软组织血液供应障碍,易形成褥疮。 (3)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关节扭伤、脱位及关节附近的骨折,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可有广泛的发生骨化。 (4)感染:开放性骨折有发生化脓性感染和厌氧性感染的可能。 (5)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未准确复位,畸形愈合后,造成关节面不平整,可引起疼痛、肿胀等症状体征。 (6)关节僵硬: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7)缺血性骨坏死: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8)缺血性肌挛缩:是骨折的严重并发症,是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四、骨折的现场急救 1.急救的目的及急救固定的目的 (1)骨折急救的目的:抢救生命,保护患肢,迅速转送。 ①一般处理: ②创口包扎:绝大多数的创口出血,用绷带压迫包扎后即可。在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记录开始用止血带的时间。 ③妥善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急救固定的目的为:避免在搬运时骨折端移动而加重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损伤;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便于运输,若备有特制的夹板,最为妥善。 ④迅速转运:病人经妥善固定后,应迅速运往医院救治。 (2)急救固定的目的:①避免骨折在搬运过程中造成周围软组织及血管、神经等损伤;②减少骨折端的活动,减轻病人痛苦;③便于运送。;五、骨折的治疗 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1)复位: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步骤,也是骨折固定和功能锻炼的基础。 (2)固定:固定是将骨折维持于复位后的位置,待其牢固愈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 (3)功能锻炼: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以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常用复位和固定方法 (1)复位方法:分为手法复位、切开复位和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