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知识信息文献.ppt

  1. 1、本文档共1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章知识信息文献.ppt

纺织科技文献与检索;绪 论;;为什么要学习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无偿信息资源网的问题;尼格洛庞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在数字化世界里,单掌握知识本身已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个性和对世界的好奇心及学习的能力,因为那时你只要知道怎样去获取知识、只要掌握如何去寻找你所需要知道的资料的技巧就行了。” 显然,获得知识的能力,即信息检索能力已成为知识创新工作者的核心能力。而高校所开设的文献检索课正是为培养高校学生文献检索能力而设立的。并且,随着高校网络设备的改进,文检课有关计算机检索及因特网信息查询教学比重不断提高,这将有利于高校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即信息质的培养。;培养检索与利用信息能力的紧迫性; 人的大脑已无法而且也不必要容纳如此巨量的知识,人们的知识结构需要不断地更新、充实。 埃德加·富尔说过:“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教会学生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正是现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亟须加强。在对学生进行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要着重培养他们独立吸收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得到发展,而不是放在脑海中“沉睡”。 ;研究开发(RD)与查阅文献的关系 据美国科学基金会、凯斯工学院基金委员会和日本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一个研发人员的研发工作时间是这样耗费的:;一个科研人员的时间分配表;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授课方法;授课方法;科技文献(信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像等手段记录下业的科技活动或科技知识,包括科研成果、科技著作与论文、专利文献、标准和科技法规等;学习内容:了解 (文献)信息;信息素质 ;信息检索的作用;3)提高自学能力;信息检索的作用;信息检索课的意义 ;第一篇 农业科技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第一章 信息、知识与文献;第一节 信息; ; (3)经济管理学家认为“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 信息的定义:信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以及经过传递后的再现;信息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形式反映出来,是事物存在的状态、运动形式、运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征。;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大庆油田的位置、规模还是保密的。日本人为了摸清其真实情况,以便在贸易洽谈时取得有利地位,便专门进行了表象和本质分析。1964年,日本人从《人民日报》上看到“大庆精神大庆人”的字句,断定我国大庆油田确实存在。随后,在1966年的《中国画报》上,日本人看到了一张大庆油田工人的照片,根据工人头戴大皮帽,分析出大庆油田可能是在冬季气温为一30℃的我国东北部。后来,到中国来的日本人在坐火车时发现,来往的油罐车上有一层厚土,从土的颜色和厚度来看,大庆油田确实在东北部,从而证实了前面的假设,但具体方位还不太清楚。1966年10月,日本人又从《人民中国》杂志上发现了一篇介绍油田工人先进事迹的文章。通过分析王进喜到马家窑后的言论以及钻井设备的运输条件,日本人终于摸清了油田的方位和规模。为了进一步弄清大庆油田的加工能力,日本人在1966年出版的一期《中国画报》上又找到了一张炼油厂反应塔的照片。他们根据反应塔扶手栏杆旁站着的人的一般高度,估计出扶手栏杆的高度为1米多,从扶手栏杆与反应塔直径和高度的特定的规格比例,得知反应塔的内径约为5米,由反应塔的容量和数量估计出油田的日加工能力为600吨,年加工能力约为22万吨。已知当时大庆油田年产原油360万吨,估计到1971年将达到1 200万吨。由此,日本人通过分析发现大庆油田的原油加工能力远远落后于原油生产能力。换而言之,中国在近几年中将急需进口炼油设备,因而,向中国出售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日本轻油裂解设备是完全可能的。;1、普遍性:由物质的普遍性及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决定 2、客观事实性:由物质的客观存在决定。 3、无限性:在人类生存和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随时都在交流、产生和处理信息。导致信息的多样性、衍生性。 4、依附性(载体不可分性):信息必须依附于物质载体而存在。因而信息可传递、可存储、能够得到实际利用。 5、可压缩性:一般用载体的单位来测度信息量。印刷型信息商品用印刷符号的数目和印张;音像型信息商品用音像载体播放时间。 ;6、可传输性:不能传输的信息是无用的,无法存在的。 7、动态性:信息内容和量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取舍、更新。 8、层次性:不同的用户需要不同层次的信息。 信息在上述基本性质基础上的衍生性质: 1、共享性: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由两个或以上人使用。 2、异步性:相对于事实,信息具有滞后性和超前性。 3、不完全性: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