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提升专题素养课案4 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四类表达技巧.pptVIP

2018高考语文(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提升专题素养课案4 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四类表达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高考语文(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提升专题素养课案4 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四类表达技巧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分条简要概括。 ? ?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注意题干“分条简要概括”的要求,无需结合内容简析,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答案:时光流逝的感慨,国土沦丧的悲愤,壮志难酬的悲哀,对逍遥自由生活的向往。 考点4 结构章法 古代诗歌的结构,是体现诗歌的形式之美、反映社会内容、表现诗人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常见的结构技巧有:首尾呼应、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以景结情、过渡(承上启下)、铺垫、伏笔等。涉及结构的题型有确定线索、划分层次、诗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考点解读 知识储备 古代诗歌常用的结构构思 概念 说明 表达作用 例句 赏析 铺垫 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进行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在写景抒情诗中,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 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惟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苏辙《江上看山》) 通过色彩,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 “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浓秀。层层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卒章 显志 在诗歌结尾处直接表达心志或情怀。 ①深化诗歌内容,升华主题思想;②总结全诗,使结构完整;③有水到渠成之感,有突出强调 之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人以“安能”一句结尾,抒发了要自由自在、驰骋闲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首尾呼应 诗歌开头与结尾相呼应。 ①重复开头内容,突出中心,深化主题;②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严谨。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首尾呼应,深化主题。此诗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照应。“身老沧洲”与“关河梦”句相照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以景 结情 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 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 效果。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赵彦端《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营造了一个凄苦惆怅的意境,引起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 重章 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①加深印象,渲染气氛,充分抒发情怀,深化诗歌主题;②回旋反复,便于记忆咏唱,增添韵律感和节奏美。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上片写年轻时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抑扬结合 “抑”,就是压制,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贬低、批评、否定,甚至丑化; “扬”就是褒扬,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抬高、赞扬、肯定、美化。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 之分。 ①巧作抑扬,造成“落差”,使人、物特征更鲜明突出,形象丰满;②能鲜明地表情达意,增强诗歌波澜曲折之美,增强诗歌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先写少妇“不曾愁”,后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学考连接 1. (人教必修3) 李白《蜀道难》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在结构上运用了什么技巧?请简要分析。 ? ? 解析:该句在结构上卒章显志。诗歌在前面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篇尾加上该句议论,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表明了自己的心志。答题时首先要明确结构上的作用,然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