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五 语基+默写+古诗鉴赏 第43练.docVIP

【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五 语基+默写+古诗鉴赏 第43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专题复习练模块五 语基默写古诗鉴赏第43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永遇乐① 苏 轼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②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③,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注 ①此词原序交代:苏轼是在与人相聚景疏楼(大约位于江苏)时,写作了这首词寄给远方的朋友孙巨源,二人曾在此楼饯别。②濉:水名。③淮:淮河。④西垣:中书省(中央行政官署),时孙巨源在此办公。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开端以回忆开始,回想从前自己与孙巨源在景疏楼饯别时,明月如水的情境。 B.“美酒”句至上片末,主要写二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以及别后三年美酒清歌的慰藉。 C.“今朝”三句写客人传来孙巨源的“深意”,回应前文,表现二人相互思念的情愫。 D.全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在回忆、现实与想象的交织中表现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月”在本词中多次出现,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月”的意象在该词中的作用。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高阳台·西湖春感 张炎①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②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③,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④,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 ①张炎,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即落魄纵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示敌,就长期寓居临安。②断桥:西湖孤山侧桥名。③西泠:西湖桥名。④韦曲:在长安南皇子陂西,唐代诸韦世居此地,因名韦曲。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词借咏西湖,抒发了国破家亡的哀愁。开头三句写景,以景衬托国破家亡的凄凉。“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两句最沉痛,抒发出人生短暂的无限哀愁。 B.“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词人暗用了辛弃疾的两句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意谓连悠闲的鸥,也生了新愁。白鸥之所以全身发白,似乎都是因“愁”而生的,因此常借用沙鸥的白头来暗写自己的愁苦之深。 C.“当年燕子知何处?”此句代用刘禹锡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词在刘诗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 D.“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开帘”照应“掩门”,“飞花”照应“卷絮”,“啼鹃”应“巢莺”,首尾呼应,营造了一种花飘风絮、杜鹃啼血的悲凉氛围。 E.这是一首写春暮时景的咏物词。写春天的景色是实写,写内心的亡国之痛则是虚写。以景示情,以情带景。读来耐人寻味,耐人咀嚼,很有豪放派的词风。 (2)这首词中,词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写出词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并作简析。 答:        3.阅读下面这首明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蝴蝶·闲居 梁 寅 天付林塘幽趣,千章云水,三径风篁。虽道老来知足,也有难忘。旋移梅、要教当户,新插柳、须使依墙。更论量。水田种秫,辟圃栽桑。 荒凉。贫家有谁能顾,独怜巢燕,肯恋茅堂。客到衡门,且留煮茗对焚香。看如今、苍颜白发,又怎称、紫绶金章。太痴狂。人嘲我拙,我笑人忙。 (1)下列对上片体现题目中“闲”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天付林塘幽趣,千章云水,三径风篁”句是说隐居之地有自然赠与的树林池塘,林木高耸,小路有清风绿竹,一切清幽野趣,体现了隐逸环境的“闲”。 B.“虽道老来知足,也有难忘”是说虽然年老但知足常乐,而且田园生活有更加难忘的快乐,真正做到了“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这体现了内心的“闲”。 C.“旋移梅、要教当户,新插柳、须使依墙”写作者在门前墙边移梅插柳,放松心情,在劳动中享受老年生活的“闲”。 D.“更论量,水田种秫,辟圃栽桑”表明作者亲自从事农耕,体现了“闲”的生活方式与人生选择。 E.词的上片从环境、内心、行动等方面展现了词人隐逸生活的“闲”。 (2)请简要分析下片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          4.阅读下面这首元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别大名亲旧[注] 许 衡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 黄卷内,消白日。青镜里,增华发。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虚道人生归去好,谁知美事难双得。计从今、佳会几何时?长相忆。 注 此词为作者赴朝廷征召时辞别亲友所作,时年46岁。 (1)下列对本词上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词的上片开篇擒题,点明道别之意,描写了离别之际的痛苦情状。 B.“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句写词人与亲友依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