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古代官学制度的演变.ppt
* * * * * 2.中央官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广文馆,另有完备的专业教育体系 3.地方官学:州、县广泛设学,经学、医学、崇玄学 4.教材与管理 教材: 假日:田假、授衣假 考试:旬考、岁考、毕业考 束鏅制:法律明文规定学生要给教师礼物,礼物轻重随学校性质不同而有区别。 5.中外教育交流 阿 倍 仲 麻 吕 三、宋代的太学 1.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兴文教”政策 2.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庆历兴学:1044年由范仲淹主持的改革,措施有: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创建太学并实施“分斋教学法”。 熙宁兴学:1069年由王安石主持,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编撰《三经新意》作为统一教材。 崇宁兴学:1102年由蔡京主持,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等专科学校。 3.苏湖教法:北宋胡瑗在湖州地方官学创造的教学制度,他把学校分为经义和治事二斋,前者学习儒家经义,后者学习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可以主修一科,辅修一科。以培养不同的统治人才。 4.三舍法:即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为王安石所创。他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学生初入太学进入外舍学习,经过每月一次的考试和每年举行的升舍考试,成绩列一、二等者可以升舍。内舍生每两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合格者升入上舍。上舍生经过考试,优等者直接授官、中等者免礼部试,直接参加殿试,下等者面贡举,直接参加礼部试。“三舍法”有利于提高太学的地位和太学的教学质量。 四、明清的国子监 明清的社会背景 社会的成熟与活力间的张力导致变革与保守、进步与退步在某个时期的交叠 生产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与生产方式的保守 文字狱与官方修书 1、官学系统 明朝 中央:宗学、国子监、太学 武、医、阴阳学 地方:府州县社学、卫学、各司儒学、孔颜曾孟四氏学、武医阴阳学 清朝 中央:国子监、宗学、觉罗学、俄罗斯学馆、琉球官学、旗学、算学 地方:府州县社学、卫学、土司学、商学、阴阳学 国子监大门 辟雍殿 集贤门与太学门 2、国子监的管理 明朝 组织结构:绳愆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掌馔厅,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正义堂、崇志堂、广义堂 教学与考试:历事监生制、积分法 学生管理:生源广,廪膳生、增广生 教官编制和分工 管理人员: 祭酒:总管监务大事的正职。 司业:协调各馆课程的副职。 监丞:督察教官,监生的总管。 教学人员: 博士 、助教、学正,学录 教辅后勤人员: 典簿,管理文书和钱粮出纳 典籍,管理书库和书籍 掌撰,管理师生伙食。 监生的来源 举监:在京会试落第的举人,由翰林院择其优秀者送入国子监; 贡监:从各地方官学选送到国子监的学生 ; 荫监:三品官以上子弟或功臣,外戚子弟 ; 例监 :百姓捐资纳粮于国家后,政府特许其子弟入学的,又称“民生”。 清朝 五厅 学生的种类:岁恩拔优副例贡,恩优例荫监 教学与考试:苏湖教学法、积分法 小结: 古代官学的管理(特点) 出资人是政府,教师是政府官员,学生是预备官员 教材:四书五经 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自学为主 管理:严苛,皇帝就是法律 康熙39年颁布的《圣谕十六条》: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一、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书史所载忠清事迹,务须互相讲究;凡利国爱民之事,更宜留心; 一、生员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术邪刻,读书必无成就,为官必取祸患。行害人之事者,往往自杀其生,常宜思省; 一、生员不可干求官长,交结势要,希图进身。若果心善德全,上天知之,必加以福; 一、生员当爱身忍性,凡有司官衙门不可轻入。即有切己之事,止许家人代告。不许干与他人词讼,他人亦不许牵连生员作证; 一、为学当尊敬先生。若讲说,皆须诚心听受,如有未明,从容再问,毋妄行辩难。为师亦当尽心教训,勿致怠惰; 一、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 一、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治罪。 _________顺治九年的《卧碑文》 * * * * * * * * 在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