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唇心事-槟榔危害知多少科学月刊第334期韩良俊.DOC

红唇心事-槟榔危害知多少科学月刊第334期韩良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唇心事-槟榔危害知多少科学月刊第334期韩良俊

紅唇心事-檳榔危害知多少?      科學月刊第334期           韓良俊 檳榔對健康的危害 檳榔貽害人體健康,可以說既深且大,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分別在1985和1992年,依據過去許多研究者有關檳榔嚼塊之研究,明白宣佈咀嚼含有菸草之檳榔塊,或嚼檳榔同時有吸菸習慣,對人類有明確的致癌性,可導致口腔癌、咽癌、喉癌和食道癌等,其科學證據充足,為全世界科學家公認的不爭之事實。    對照台灣現況,將近九成(88.5%)的檳榔族同時有吸菸之事實,他們現在的健康和未來可能遭遇之命運(罹患癌症),令人不由得不寒而慄。此外,最近(1996年6月)在高雄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研究發表的結果,亦知婦女嚼檳榔也可能導致生殖危害,懷孕時引起胎兒死產、流產或畸形之機會,為一般不嚼檳榔孕婦之2.9倍,此點尤須婦女同胞和「望子心切」的年輕男士們特別注意。   尤有進者,三位籍屬倫敦皇家醫院的英國學者也於1994年,在《糖尿病學雜誌》(Diabe-tologia)發表了其動物實驗的研究論文。根據他們的研究顯示:如將檳榔磨成粉,以20~30%的份量混入飼料內,僅僅餵食2~6天,84隻實驗動物(鼷鼠)中,竟有8.3%(7隻)發生耐糖障礙(糖尿病的主要症狀),而牠們互相交配所生之後代,竟沒有一隻能活過斷乳期;甚至連父系或母系之一方有耐糖障礙時,其後代中第一代仍有20%出現同樣的障礙,並延續到第二代、第三代仍然陰魂不散,繼續出現。    從以上兩種研究,可知嚼檳榔這種惡習除了會使自己惹禍上身,還會拖累家人和社會,甚且還可能禍延後代,謂其「亡國滅種」,實在一點也不假,國人對此能不戒慎恐懼乎?   除了上述一般性的健康危害之外,嚼檳榔特別會導致口腔癌和多種顏面、口腔﹝尤其是口腔黏膜﹞方面的疾病。  近年來,由於行政院衛生署和民間都很努力於衛教宣導,一般人士對檳榔與口腔癌的關係已經較有認知了。但為了更凸顯兩者間的關聯,我們仍常把因嚼檳榔所誘發的口腔癌,稱之為「口腔檳榔癌」。       令人扼腕的事實是,今天台灣的「口腔癌」,已不復是當年鬼鬼祟祟「暗殺」國人的「小癟三」,而是殺人不眨眼的「職業殺手」。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癌症登記資料,在台灣因口腔癌死亡的人數,已由1991年的549人,增加為1996年的1042人;死亡率順位更由1991年的第十名進到1995年起的第七名。以上的數字是不分男女全體來看,尚且如此,若只抽出男性的數據來看,則更為驚人。1991年的口腔癌死亡率在十大癌症中排在第七名,已經不低了,但1992年馬上進到第六名,又自1993年起已高升為第五名,僅次於肝、肺、胃和結腸直腸之癌,而超越鼻咽、食道等癌了(表一)。幸好,從女性來看,口腔癌無論其死亡率或發生率,都沒有進入台灣十大癌症之列,因此把全體不分男女的死亡率和發生率拉低不少。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答案主要就在檳榔、菸和酒上面。尤其是嚼食檳榔致癌的「威力」,更早已從多次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中,明白地顯示出來。最近的一次,是高雄醫學院公共衛生學和牙科醫學方面的葛應欽教授等數位學者於1995年發表在國際知名的《口腔病理學及口腔內科學雜誌》上的報告。  123倍。次惡的不良嗜好組合為檳榔加菸,為89倍(請注意台灣的檳榔族近九成也都吸菸,故可能落入以上兩類危險之中)。第三高的危險為檳榔加酒(54倍),連嚼食檳榔單獨的危險性(28倍)都高過於菸酒的組合(22倍)。由此可知檳榔與口腔癌之間關係如何密切(表二)。  從以上的數據,還可說明衛生署癌症登記的另一重要發現:在1991年,所有的癌症發生率與1997年者相比,成長了2.2倍,但同時期的口腔癌,卻增加2.9倍之多,難道這些不都是檳榔所發出的強烈警訊嗎?   再根據衛生署於1997年5月公布的資料,可知1996年國內主要癌症死亡的原因,總死亡數增加率7.33%,其中死亡率增加最快者前二名為攝護腺癌和口腔癌,分別為23.9%  和14.58%,令人憂心的是照此趨勢,有一天口腔癌終將超越攝護腺癌,成為台灣增加率最快的癌症,這該是檳榔族最大的夢魘!  (1) 特別好發於臉頰內側﹝即頰黏膜癌﹞,占台灣之口腔癌的一半以上,原因是嚼食檳榔時,最易遭受摩擦,刺激與傷害的就是頰黏膜,因此檳榔癌患者晚期常見臉頰潰爛、穿孔,造成很慘烈的「破相」。  (2) 容易有「第二原發癌」之發生。所謂第二原發癌,與癌症的「再發」不同,再發是在癌症治療後,在原來有癌的地方再次長癌;而前者卻在口腔的其他部位又長出可算是「原發」的另一癌瘤。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嚼食檳榔的影響破壞了整個「口腔環境」,引起口腔黏膜瀰漫性、永久性的傷害,可見其後果有多可怕。  (3) 口腔黏膜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