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体电子结构与相变知识讲解.ppt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CONTENTS;一、研究背景与太阳电池的分类
研究背景:化石能源不断消耗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取之不尽
太阳电池的分类:按照太阳能电池发展历程与制作材料可将其分为以下三代
第一代太阳能电池,即硅太阳能电池,包括单晶硅、多晶硅及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第二代太阳能电池,即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Ⅲ-V族化合物CdTe、CdS、CuInSe、GaAs、铜铟镓硒(CIGS)等。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是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Cs)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等。;二、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结构; 钙钛矿太阳电池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一是电子收集层,其主要作用是负责传输电子与收集电子的作用,主要有无机半导体Ti02, ZnO等;二是有机-无机钙钛矿光吸收层,例如CH3NH3Pbl3, CH3NH3Pbl2Cl, CH3NH3PbBr3等;三是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material, HTM),如Spiro-OMeTAD;四是背电极,主要是Au, Ag 等。
致密层(compact layer)又被称为阻挡层(blocking layer),致密层在PSCs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减少导电基底界面电子复合,二是提供合适的导带位置使光生电子可以有效注入。
有机-无机钙钛矿是一种具有钙钛矿晶体结构的半导体染料,目前其能带宽度分布在1.48~2.23 ev,因此其在可见光范围内有非常好的吸收。
空穴传输剂 有机溶剂电解质 三苯胺类衍生物Spiro-OMeTAD作为固态空穴传输剂;三、钙钛矿的晶体结构;四、钙钛矿电池的工作机理;①有机-无机钙钛矿光敏剂受到太阳光作用后,有机-无机钙钛矿中就会产生电子( )与空穴( )。
②钙钛矿层中的产生电子扩散到n-型半导体界面时被迅速注入其导带中。
③然后导带中的电子被导电基底收集进而传递至外电路。
④空穴被HTM传输到背电极(Au或Ag)。
⑤将背电极与导电基底用导线连接形成回路。
光敏剂,又称增感剂,敏化剂,光交联剂。在光化学反应中,把光能转移到一些对可见光不敏感的反应物上以提高或扩大其感光性能的物质。
导带是由自由电子形成的能量空间。即固体结构内自由运动的电子所具有的能量范围。对于半导体,所有价电子所处的能带是所谓价带???比价带能量更高的能带是导带。; 近几年内,有机无机卤素钙钛矿太阳电池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钙钛矿材料对水分敏感,易于降解,从而使得钙钛矿电池的稳定性较差。同时,由于材料中含有毒性元素Pb,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韩钛矿电池的发展。
(1)设计幵发无Pb钙钛矿或者类钙钛矿光敏剂,从而降低环境污染;
(2)电池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目前的研宄成果,有机-无机钙钛矿的热稳定急需解决,此外空穴传输材料及其添加剂的挥发性和稳定性也需要解决;使用碳背电极取代Au和Ag背电极也是有望解决其稳定性差和成本较高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
(3)介观、超介观、平板钙钛矿电池结构和工作机理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4)有机-无机钙钛矿非常适合低温溶液法制备,因此幵发低温全溶液法制备有机-无机钙钛矿电池具有很好的前景;
(5)可以通过优化各功能层(电子收集层、多孔层、钙钛矿层、碳层)的厚度,提高界面电子-空穴的提取效率,修饰器件的各个功能层使其能级更加匹配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基于碳背电极的PSCs的能量转化效率。;参考文献
[1] AKIHIRO K, KENJIRO TESHIMA, YASUO S, et al. Organometal halide perovskites as visible-light sensitizers for photovoltaic cells [J]. JAm Chem Soc, 2009, 17(131): 6050-6051.
[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张玮皓,彭晓晨,冯晓东(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3] 介孔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结构优化和机理研究 刘婷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