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常用修辞手法总复习汇总.ppt
高考复习专题;;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听听,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
嗅嗅闻闻,那冷雨,
舔舔吧,那冷雨。;教学目标:;列举生活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雪碧广告: 晶晶亮,透心凉。
透心凉,心飞扬。
德芙巧克力: 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草坪公益广告:别踩,我怕疼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4、 比喻的种类;4、 比喻的种类;;4、 比喻的种类;通感(移觉):一种特殊的比喻——感觉间的互相沟通。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作者把荷花的似有似无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以听觉写嗅觉才能感到的事物,准确而形象地表现了荷香似有似无,忽有忽无的特点。);练习:
把下列句子补充成比喻句。
红得透亮的柿子,像( )。
刺猬浑身长满了像( )的硬刺。;二、借 代;(2)借 代类型;(2)借 代类型;(3)借代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②终岁不闻丝竹声
③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 行》)
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 行》);; 修辞格训练——借代; 修辞格训练——借代;(4)借喻与借代的区别;(4)借喻与借代的区别;(4)借喻与借代的区别;1.概念:
运用联想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这种修辞格叫比拟 。
2.构成:
被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拟体。
3.种类:
根据拟体的不同属性,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3、比拟种类;3、比拟种类;4、比拟的表达效果;4、比拟的表达效果;5、比拟与比喻的区别;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4、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注意;分析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暗深渊,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偶;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2)排比的种类
①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②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③单句排比。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3)排比的作用
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
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1、概念: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例1: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例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设问的基本特点:无疑而问。
3、设问的作用: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八、反问 (反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