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道德情感之研究-南华大学机构典藏系统.PDF

孟子道德情感之研究-南华大学机构典藏系统.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孟子道德情感之研究-南华大学机构典藏系统

南 華 大 學 生死學系哲學 與生命教育碩士班 碩 士 學 位 論 文 孟子道德情感之研究 研 究 生:邱 淑 美 撰 指導教授:謝 君 直 博士 中 華 民 國 1 0 6 年 5 月 1 8 日 摘 要 孟子思想的核心內容在於其心性論,挺立人之內在道德心為人之生命主體, 樹立人之存在價值根源。本文即是立基於人之道德性主體架構上,依循孟子心性 論的義理脈絡,從「仁義內在」的析論,說明道德情感亦內在於人之生命主體 , 突顯人心為圓滿自足之價值根源 ;從「性命對揚」的論說,說明道德情感的表現 具有實踐的動力,突顯人面對外在客觀事物或自然生命之限制或限定時,以人之 內在道德心作為權衡判斷之準則;從「存養擴充」的論述,說明道德情感具有感 通之能力,突顯人之內在道德心的實踐活動,能體現天地萬物的存在價值。由此 論證,道德情感不僅為人之內在道德心的發用,同時亦涵融於內在道德心中,如 此人之生命主體始為圓滿自足的存在。 故本文藉由 「心悅理義」的實踐活動,強調道德情感的踐履能力,能反映出 人之內在道德心具有絕對之價值;藉由 「反身而誠」的實踐活動,強調人之內在 道德心的自覺意識能反映出道德情感的作用,使人能積極奮勉實踐道德行為;藉 由「盡心知性」的實踐活動,強調道德情感的感通潤澤作用,能反映出人之內在 道德心可以無限呈現,足以涵融天地萬物的存在價值。由此論述,肯定內在道德 心向外實現之活動中,道德情感能反映出黽勉向上的實踐動力。 因此,本文企盼藉由孟子的道德情感研究,肯定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即在於 自身內在之道德性,透過修身踐德的真知力行,人是可以超越自然生命的有限 性,開展無限的道德生命。人若能抱持「不忍人之心」的道德情感發用,擴而充 之,不僅能感物潤身,成己成物,進而能遙契天道的創生之德,使一己之生命通 向天地萬物,達到圓融和諧的境界。故筆者認為通過道德情感的自然流露,貞定 人之自然生命,昂揚道德生命之價值,使人立足於天地間,得以無限敞開自身的 心靈,而自在自適的悠遊於人世間。 關鍵字:誠、內在道德心 、道德工夫、仁心覺情、存心養性 I 孟 子道 德 情感 之研 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文獻回顧 .…………………………………8 第三節 詮釋原則 與論文架構 .…………………………15 第四節 道德情感之義涵 .……………………………18 第二章 道德情感的理論基礎 ………………………………………24 第一節 仁義內在 ……………………………24 第二節 性命對揚 ……………………………………...44 第三節 存養擴充 ……………………………………...63 第三章 道德情感的實踐工夫 ………………………………………90 第一節 心悅理義 ………………………………………90 第二節 反身而誠 ………………………………………108 第三節 盡心知性 ………………………………………124 第四章 結論 …………………………………………………………140 第一節 論文回顧 ……………………………………...140 第二節 研究展望 ……………………………………...147 參考書目 ……………………………………………………………151 II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