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伸展构造
第二章 伸展构造
第一节、伸展构造的区域地质背景
伸展构造产生的区域构造位置和构造性质有下列情况。
构造性质 构造位置 1、地壳扩张带 大洋中脊 大陆裂谷 2、造山后伸展带 大陆边缘造山带(活化造山带)
大陆内部造山带(碰撞造山带) 3、挤压扩张带 弧后盆地 岛弧火山带 4、地台活化区 稳定地台内的山脉与平原交界(如华北地台中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关系) 5、局部伸展区 底辟构造带
岩基侵位带 上表概括了地壳中产生伸展构造的各种可能,其中关于造山后的伸展作用的研究是近10多年来才开始研究的,是新的课题,目前研究的热点。
造山带伸展构造的发现地是美国西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其南部是著名的盆岭山脉地区,在这里首先发现了具平缓倾角的正断层,建立了剥离断层和变质核杂岩的伸展构造模式。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正在世界各地的几个典型区开展,研究本身还有待于系统化,现在能介绍的伸展构造模式只是对个别例子的总结,尚不能证明其普遍意义。
简介北美西部造山带。科迪勒拉山脉从加拿大西北部,经过美国西缘延至墨西哥西北部,其间分布大小25个孤立的变质杂岩体。研究重点在美国西南部盆岭省一带和whipple山。北美西部的板块运动是比较复杂的,第一章中曾介绍过,其过程是,北美西缘原来为俯冲带海沟,此阶段造成了北美西岸的挤压造山带。在古生代至元古代,北美西缘一直为被动陆缘带,在古生代后才发生造山运动,表明转变为活动陆缘,可能称为拉拉米期运动。大约在侏罗白垩纪时,中脊和转换断层相继切入海沟和北美大陆,使北美西缘的一部分,主要是西南部从俯冲海沟转变为右行剪切的转换断层带,即圣安得烈斯断层,而北部至阿拉斯加仍为俯冲海沟带。
长期的剪切位移使现今加里富利亚是从南美位移过来的地体(指断层西侧)。现在我们关心的是大约在第三纪(15百万年),圣安得烈斯转换断层改变了原来的挤压作用而变为伸展作用。而造山带发生塌陷,而且,这可能不仅是挤压力停止的纯重力塌陷还有伸展力的作用,由此加强了伸展构造,并持续发展到出现洋中脊成分的裂谷。(见Howell图6.24)
盆岭省和科迪勒拉山脉延伸进北美大陆1500km,但仍为大陆边缘环境,这是因为:1、确实存在稳定的大陆边缘带,一方面是长期被动陆缘的定向冒地槽沉积,另一方面是俯冲带倾角十分平缓,所以俯冲火山带深入陆内很远。2、转换断层---圣安得烈斯断层切入陆内,从南美剪切位移来新的地体,拼贴了新的大陆边缘造山带,把原来的俯冲陆缘移到了陆内位置。因此科迪勒拉伸展带的构造十分复杂。但总体看,是发生了从挤压造山到伸展减薄的过程。
拉拉米期造山挤压作用(中生代)----伸展变质核杂岩,剥离断层(第三纪)---盆岭地区的旋转正断层(第四纪)---里奥格兰德裂谷(现代)(指洋脊)。
宋鸿林报道国外研究的伸展构造大多处于大陆边缘带,而我国所报道的伸展构造则大多处于碰撞造山带中,目前都处于大陆内部,大地构造背景的差异会是比较明显的,也会影响到伸展构造的型式。(可举最近在西秦岭发现伸展构造为平面X共轭型式的特征,而不同于正断层的剥离断层模式)
第二节、伸展构造模式的类型
1、基本模式类型
早期关于伸展裂谷盆地是假设为两侧对称排列的正断层等的地堑式形态,并认为正断层一直延至深部。随着地质研究和观察的深入发现这种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因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模式,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伸展构造模式的认识已经有很大进展。下面对此作简要介绍。早期描述的红海裂谷,为对称的高角度正断层,向深部一直切穿地壳。
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后期陆续提出下面3种基本模式。
纯剪切模式(共轴机制)(Mckenzie,1978)
纯剪切模式认为伸展带上部为脆性正地层地堑,下部为韧性拉伸减薄带,变形是对称的,地壳通过机械断裂和韧性减薄而厚度减小,深部地幔热隆上升。
单剪切模式(非共轴机制)(Wernick,1985)
由于在伸展构造带发现了低角度正断层,且其可穿切整个岩石圈,此外伸展盆地常为不对称形态,为此提出单剪模式,这种模式提出了存在一条单向的主断裂带控制伸展作用。
拆离模式(Lister,1988)
拆离作用强调伸展断层沿水平界面的伸展作用,产生很大的剪切位移,它也是单剪切非共轴的模式。
以上为三种基本模式,进入90 年代,发现伸展构造带情况是很复杂的,实际情况不是某一种模式能简单概括的,而往往是几种模式的综合,又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模式,但可以看出,它们仍然是上述三种基本模式的叠加和综合的结果。
2、复合模式
Lister1991提出了5种伸展带模式,为
A、岩石圈楔模式
剥离断层穿切整个岩石圈,类似于单剪切模式,
岩石圈的伸展主要由单一剥离断层完成,沿断层发生大规模位移,在上部脆性带断层上盘形成半地堑系,下盘上升至浅部引起上隆,使剥离断层弯曲,上盘也发生上隆(下一节中将评述)。此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第12章.ppt
- 第一章信息时代呼唤教育变革.ppt
- 工程公司停车管理制度.doc
- 三年级探究教案上册合集.doc
- 台弯(电缆载流表).pdf
- 基础实验训练-桂纪军(2011.12.16更新).doc
- 关于各层次大学的简介(武书连).doc
- 孙子兵法与货币战争 公选课试卷.doc
- 00034社会学概论自考重点.doc
- 各种网络工程师考试的比较.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最近下载
- 4-1 中化泉州石化 3 万吨年干气脱硫制二甲基亚砜项目设备设计说明书(含塔设备计算说明、换热器设计结果、设备一览表).pdf
- 工程造价_横湖桥商业楼土建工程量清单报价.docx VIP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学生手册.pdf
- 2025年辽宁沈阳市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课件.pptx VIP
- 2024年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自主招生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 .pdf
- 中医馆客服知识培训课件.pptx
- 辽宁沈阳市文体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全国公开课大赛一等奖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七巧板》课件.pptx
- 辽宁沈阳市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