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7月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ul,2012
of NormM NO.4
JoumM Science)
第4期 Naming Unive巧ity(SocM
宋代散乐杂剧演禁与文人关系探讨
丁淑梅
摘要:宋代散乐杂剧引起文人广泛关注。文人的载记纂录、肯定激赏、参与创意撰作、据为
章法引申评点,使得宋杂剧在题材表现领域和思想意蕴上凝聚的抗击时弊、扶助正义的力度和民
间话语反权威指征不断凸显出来,宋杂剧的丰富面相和真精神一步步为世人所认可、理解和接
受。散乐杂剧演禁与文人禁戒与激赏、贬斥与论议的态度转捩和评鉴互动,促进了宋杂剧的形制
生成,丰富了宋代文学的创作与批评维度,带来了文人精神生活和审美趣味的变化。
关键词:散乐;宋杂剧;演禁;文人关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09BZW040)
作者简介:丁淑梅,博士,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610064
现存宋杂剧剧目虽多,原本样貌却难觅其实, 间表演艺术的泛称,即郑玄所述列国之乐,方隅土
《武林旧事》所载280多种官本杂剧段数剧情已佚,风所成,节奏疏散而非六代之舞①。唐前散乐集
杂剧撰演实况亦流散不整。一般看来,宋杂剧只是 民间歌曲、乐舞、杂戏等伎艺为一体,是百戏的同
一时调笑的谐谑片断,并不具成熟戏剧的形态特 义语。以《唐音癸签》所载大面、钵头、踏摇娘等
征,与文人生活亦距离较远。但考察宋代文人著述 43种名目看,唐时散乐多指“俳优歌舞杂奏”②;
及文化活动,却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即散乐杂剧演 散乐至宋,不单指乐舞百戏,在戏弄基础上发展起
出吸引了如苏轼、陆游等知名诗人,司马光、周密等 来的宋杂剧,越来越成为散乐的重头戏。受到雅
文史著者,孟元老、吴自牧等风俗志者,张师正、叶 乐与俗乐对垒的传统影响,在重文治、尚礼乐的官
绍翁等笔记作者。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文人士大 方文化视野覆盖下,宋初以来文人还未能建立起
夫对散乐杂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介入姿态,在宫 宋杂剧之于散乐地位的较为清晰的认知起点,因
廷礼乐、民间祭祀与文人游艺、衙府宴饮的散乐杂 而对输入宫廷礼乐活动中的散乐优戏多持以禁戒
剧搬演活动中都留下了不少整集纂录、评鉴论议、 远拒的态度,对寄身于民间祭祀中的散乐杂戏亦
参与创意撰作、据为章法引申评点的文字。这种现 多责难。有趣的是,这种态度和立场后来却发生
象之于宋杂剧形制生成和宋代文学格局产生了怎 了潜在转变。
样的影响?之于宋代文人的文化心态和精神生活 (一)以戏淆乐与文人的拒斥
意义何在?从哪些层面考量这种隐含的互动关系 宋初立教坊,宫廷用乐时有杂串俗乐情况。
及文化意涵?这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 太平兴国中,伶官蔚茂多制曲《鸡叫子》人禁中,
而“民间作新声者甚众,教坊不用”③,宫廷制乐弃
一、散乐杂戏演出与文人的禁戒贬斥
俗就雅端倪初见。仁宗初年,“钧容直假太常旌
“散乐”,亦称俗乐,是与宫廷雅乐相对的民 纛羽衡为优人戏,公绰执不可,遂罢之”④。宋代
①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二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66页。
②刘晌等:旧唐书·音乐志)卷二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072页。
@脱脱等:‘宋史·燕乐)卷一四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