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媒介发展规划史.ppt
第四讲 电子媒介的问世 电话的初始用途 电话被最早当做广播来使用 后来又成为信息传递的大众传媒 在一些国家,其商业用途受到电报的打压 最后大家才发现它真正的用途是社会交往,是口语传播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媒介发展史 胡翼青 参考书目 伊尼斯:《帝国与传播》/《媒介的偏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保罗·莱文森:《手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普尔:《电话的社会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伊莉莎白·爱森斯坦:《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布茨:《美国受众成长记》,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赫伯特·席勒:《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参考书目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清华大学2005年版。 张咏华:《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孙藜:《晚清电报及其传播观念(1860-1911)》,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一讲 绪论 一、什么是媒介 Medium:中间机关、中介物 16世纪起才在英语中广泛应用。 这一词的广泛应用是在19世纪中叶,随着报纸与广播社会影响的不断扩大,它的复数形式media开始广泛应用。 中介 技术 组织 第一讲 绪论 二、什么是发展 发展背后的意识形态 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关系 三、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研究 编年史 历史决定论 观念史与思想史 第一讲 绪论 三、媒介史的分期 前大众传媒时代 口头传播 符号传播 文字传播 大众传媒时代 印刷传播、电子传播 新媒体时代 第一讲 绪论 四、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决定论 媒介环境学的观点 发展传播学的观点 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 互动论:芝加哥学派 关于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使用的思考 第二讲 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 一、前口语传播时代 身体语言 图像语言 记号 第二讲 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 口语产生的原因: “汪汪”理论言语是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而产生的。如狗叫、雷鸣、波涛等。 “感叹”理论言语是在表现感情的过程中偶然产生的。如疼痛、高兴、害怕、满意等。 “唱歌”理论言语是从原始的没有言语的,用以传播感情和欢庆事件的歌声中演变出来的。 “哟-嗨-嗬”理论言语是由原始人使劲发出的呼噜声演变而来的。如在求偶、惊恐或攻击时,原始人发出的本能的声响。 “约克-约克”理论言语是由原始人在遇到特别重要或特别兴奋的事件时偶然发出的声音演变而来的。如一个逐渐具有人的特性的动物在咬美味的蛤蜊时偶然发出了“约克”的声音,从此,他的记忆中就把“约克”与蛤蜊或某种好吃的东西联系到了一起。 第二讲 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 口语传播的特征 附加式的结构,如后来……后来 用固化的套语把信息聚合起来 冗余与重复的信息较多 对抗色彩浓厚 贴近生活 参与与互动 高度具象可感 第二讲 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 口语时代的思维和社会特征 传统力量的强大 具有高度的具象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的能力与概括思维 能力不足,没有概念性思维 培养了人们强大的记忆力与创造力 使社会偏向于社群性与外向性 第二讲 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 你怎么向人说汽车是什么? 汽车有四条腿,前面有椅子让人坐,头上有顶棚遮太阳,还有一台发动机,但是如果直截了当,我就说,如果你钻进汽车,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汽车是工厂里生产的。汽车跑一趟的路程,马要10天才路得完。它用火和蒸汽。我们得生火,把水烧成滚烫的蒸汽,蒸汽给机器力量。 第二讲 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 对话与撒播 《交流的无奈》 文字没有人性/不亲切/催毁对话与交流的个性 对话是否能带来天使般的交流,技术在其间到底起到了何种的作用 第二讲 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 三、文字与书面文化 文字的出现对口语文化是一种较为明显的改造,它直接或间接源自图像文字 它开始强调去除口语中常见套语与重复的成分,但同时也削弱了记忆力 它开始将传播者与受众分离开来,导致了互动的终结,语调对象常常是虚构的 它缺乏语调、语气等表现手段 第二讲 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 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文字发明,是文明发展中的根本性的重大事件。它使人们能够把行政文献保存下来把消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也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