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胡、阿炳及《二泉映月》.ppt
二胡、阿炳及《二泉映月》 乐器简介之二胡 二胡由拉弦类乐器胡琴发展而来,起源于唐代,最早叫稽琴及奚琴,又曾被称为胡琴或南胡。 琴筒呈六角形或圆形,蒙上蛇皮。马尾弓夹于二弦之间拉奏。流传之广非其它乐器可比。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是我国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在独奏、民族器乐合奏、歌舞和声乐伴奏以及地方戏曲、说唱音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胡的三种起源: 中原说: 又名“轧筝”,从古筝演变而来,用竹片在筝弦上拉奏发声。 西域说: 又名“奚琴”,魏晋时称西域人为奚人,北宋陈旸《乐书》中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 调和说: ”轧筝”“奚琴”虽非一源,长期发展中,相互调和,互相借鉴,终于形成今天的胡琴家族。 二胡的历史 我国拉弦乐器的历史,据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公元689—740)的《宴荣山人池亭诗》中有:“引竹嵇琴入,花邀戴客过。”的诗句,说明唐代已有拉弦乐器存在。日本《拾芥抄》中引《乐器名物》有这样的记载:“奚琴二张(一张无弦,一张二弦),天庆九年四月定。”天庆九年即公元946年,正值我国五代时期,此时奚琴已传入日本,可见奚琴早在唐代已在我国流传。 北宋陈旸《乐书》中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该乐书所载乐器,多为唐人传物,所载拉弦乐器奚琴的特点是竹杆、竹珍、竹筒;二弦,系于琴轸的大头处;没有千斤,用一竹片夹于二弦间拉奏。当时,又有嵇琴之称(与孟浩然诗吻合。之所以将奚琴改称为嵇琴 据《晋书·嵇康传》所载;“嵇康本来姓奚,后居嵇山之侧,因改姓嵇。‘奚’字多有奴仆之意,又以名不雅似,故宋人多用‘嵇琴’之名,”此文可以说明嵇琴即奚琴。 南宋时期,已有马尾胡琴的记载。如沈括(公元103l-1095)《梦溪笔谈》卷五之《凯旋》“诗:“马尾胡琴随汉车,琴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见书。”补笔谈卷一又载:“熙宁中,宫宴。教仿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自此始为‘一弦嵇琴格’。”可见当时已具有一定的演奏水平。元代蒙古族在祭祀时,以及军队里面也都使用了二弦琴,如《马哥勃罗游记》中载有公元1268年蒙古军队在打仗之前,“他们唱歌和奏他们的二弦琴,极其好听。” 唐 代 雕 塑 中 拉 奏 胡 琴 的 乐 师 北宋陈旸《乐书》中奚琴图文记载 阿炳其人 华彦钧(1893-1950) 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东亭人,当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之子。华清和擅长演奏各种民间 乐器,尤精于琵琶。华彦钧自幼从其父学习音乐。他三岁丧母,二十一岁患眼病,三十五岁时双目失明。在无锡市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饱尝人间的苦难。阿炳的器乐演奏深为群众欢迎,其超群技艺,早在十八岁时就已被当地的道教音乐界看好。他曾广泛学习各种民间音乐,能超脱狭隘的师承和模仿,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创作、演奏各种器乐曲。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流传于世。仅有六首作品等得以保存,但成为中国民族的瑰宝。1950年,他所演奏的六首乐曲曾被录音,并由中国音乐研究所将其记录整理,编成《阿炳曲集》出版。 贝多芬与阿炳之比较 主要传世作品: 二胡曲(3首) 《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 琵琶曲( 3首) 《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 《二泉映月》的产生过程: 时间:1950年9月2日晚上7点30分 地点:无锡三圣阁 主要人物: 阿炳、杨荫浏、黎松寿、曹安和等 事件:一次偶然的练习、一次充满遗憾的录音、一首影响世界音乐史的乐曲 阿炳录音时所使用的录音机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之总体评价: 乐曲流畅婉转,意境深邃,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表达了阿炳对辛酸现实生活的沉思,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在这首乐曲中,阿炳借无锡惠山胜景“天下第二泉”,抒发了自已饱经辛酸的一生,流露出对坎坷命运的愤懑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此曲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旋律优美婉转,质朴动人,平静深沉而不乏昂扬之志,缠绵哀怨而饱含愤慨之情,充满浓郁的江南风格。 《二泉映月》的传播及影响 空前绝后的音乐会 天津广播电台的保留曲目 一个月办完调入中央音乐学院手续 “小泽先生感动的泪” 每个二胡演奏者的必修课 专业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全世界乐迷的心里话 这是一首用双主题变奏手法(引子+A+A1+ A2+A3+A4+A5)写作的作品。 开始是一个感怀,叹息般的引子。“出语便是断肠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