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课件)经济学基础.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学基础主 编 丁勇 张德善8第一章经济学导论学习目标1.掌握稀缺性的含义;2.掌握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3.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了解经济学的发展脉胳;5.掌握经济学十大原理;6.了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7.了解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间的差异。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与经济学坛 人类社会从产生开始就面临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欲望无限,而满足人类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就是为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经常面临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 二、经济学与资源配置(一)稀缺性与选择(二)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经济学与资源利用 在现实中,人类社会往往面临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稀缺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利用。 资源利用问题通常包括这样几个相关的问题:第一,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使稀缺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使产量达到最大;第二,为什么产量不能始终处于生产可能线上,而是时高时低,也就是说现实中经济为什么会经常发生波动;第三,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变动会对产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的问题。其中,单个经济单位是指居民户、厂商和单个产品市场等;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是指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中居民户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单项数值是指单个经济物品的产量、成本、利润、效用、供求量、价格等。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收支、进出口贸易与国际收支等。经济总量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量、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息率、汇率以及这些变量的变动率等。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表现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都不相同。其联系表现在: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采取的都是实证研究方法。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第三节 经济学家如何思考 一、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一)经济人假设(二)资源稀缺性假设 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一)实证分析 (二)规范分析 三、经济学研究中通常会犯的错误(一)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二)合成谬误(三)后此谬误第四节 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一、重商主义 经济学思想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思想家的著作中,色诺芬在其《经济论》中第一次提出了经济学这个词,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均在其著作中或多或少地涉及了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概念。他们的经济学思想经古代罗马人、早期基督教和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学派的继承与发展,到了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时,产生了一个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流派,即重商主义。 二、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从1776年开始,至1870年结束,是经济学的形成时期。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也宣布了古典经济学派的诞生。古典经济学的其他代表人物主要有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 三、新古典经济学 19世纪70年代的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和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等人不约而同地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即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被称为“边际革命”。1890年马歇尔出版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综合了上述三人和当时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代表观点,从而形成了一个综合的、折衷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四、当代经济学 当代经济学是以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标志的。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打破了自由放任的经济学传统思想,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同时提出了以国民收入决定为理论中心,从而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体系。第五节 经济学十大原理概述 一、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不得不在一件事情和另一件事情之间作出决策。经济学家是如何作出决策的?它的立足点是个人,思考个人的决策,市场行为是无数个人决策的结果。决策简单来说,就是确定你的目标,找出可能的几种行动方案;确定每一行动的后果;评价每一行动达到目标的程度;然后选择最明确的符合你目标的行动。 二、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前面四个原理讨论了个人如何作出决策。其实,一个人的许多决策不仅影响到自己,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人。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发生这样或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